當可樂從3元漲到3.5元的時候,我們都沒有說話。
等它的價格逼近4元,才有人驚呼,肥宅快樂水也要不快樂了么?
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定睛一看,便利店裏5塊錢以下的飲料已經越來越少了。
是可樂先動的手?
最早是成都地區媒體報道稱,當地可口可樂相關產品漲價,某便利店內500毫升瓶裝可樂單價爲3.8元。還有四川的採購商表示,可口可樂工廠不久前提價,24瓶裝300毫升可口可樂的拿貨價上漲4元。
之後有北京媒體跟進報道,還有小紅書用戶曬圖稱,北京物美超市的500毫升瓶裝可口可樂也漲到了3.6元。
對此,深耕川渝市場二十余年的某飲料頭部品牌資深銷售主管王茹表示,在她管轄的大區內,並未聽說可口可樂在漲價。
全國部分地區有媒體報道稱暫未發現漲價的情況,有意思報告也走訪了北京西城區和朝陽區的部分超市、便利店,發現超市500毫升瓶裝可口可樂單價在3.4-3.6元之間,便利店則賣到了4-4.2元。
北京某超市內,500毫升瓶裝可樂單價爲3.5元。
作爲一款“群衆基礎”極好的飲料,一點風吹草動就能鬧得滿城風雨,而可口可樂方面一直未對此傳言做出回應。不過就目前來看,大多數終端渠道尚不存在漲價情況,甚至還有一種可能是,這只是上一輪漲價的余波。
2021年年底,飲料行業曾經迎來一次普遍的漲價潮,可口可樂也在其列。但飲料行業的漲價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漸進。
王茹表示,直到去年,可口可樂在很多零售終端才逐步漲到3.5元,甚至在成都某些店鋪密度高、競爭較爲激烈的地方,很多店鋪出於銷售考慮,依然沒有賣到這個價。
其實不止是可口可樂,今年以來,飲料行業可說是“漲”聲四起。
年初,繼去年在日本市場提價後,乳酸菌飲料養樂多原味和低糖兩款產品在國內也开始變貴;農夫山泉19升大桶飲用水在杭州地區先行提價,單價從20元漲到了22元;4月,電解質飲料寶礦力水特也陸續調價,其中500毫升裝產品更是時隔23年後首次漲價,幅度約0.5元/瓶。
所以當可口可樂也要漲價的消息出來後,“5元以下飲料爲什么越來越少”的話題迅速衝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感嘆:怎么剛送走“雪糕刺客”,“飲料刺客”又出現了?
想賺錢就得先漲價?
究竟是什么導致了飲料的普遍漲價呢?
這與飲料行業“成本定價”模式有關。易觀品牌零售行業中心研究總監李應濤表示,一般來說,除了少數爲提升品牌形象或是在行業地位異常強勢的情況下爲提升利潤空間做出的主動漲價外,飲料漲價多是由於經營成本增加導致的被動漲價。
具體來說,飲料的成本主要有糖、奶、包裝等原材料成本,運輸成本以及人工等運營成本。參考近幾年的宏觀環境,前兩種成本的增加更顯突出。
事實上,絕大多數企業關於漲價的解釋,都逃不开一個原材料成本上漲的理由,尤以軟飲料成本中最主要的糖和塑料瓶原材料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本的增加爲多。
可口可樂這樣以價格低且穩定爲競爭力之一的國際大企業,去年的毛利率下降至近十年來的最低點,正是由於全球性經濟環境以及原料成本上漲等原因。
國內飲料巨頭亦無處可躲。
康師傅公布的2022年年度業績演示材料顯示,與飲料有關的聚酯粒(PET)和白砂糖價格比2021年下半年都有所增長,影響到了企業的盈利能力。
其2022年年報顯示,佔康師傅總營收六成左右的飲品業務總收入約483.36億元,同比增長7.89%。但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和產品組合變化,飲品業務的毛利率同比下降1.88%,淨利潤更是同比下滑了1/4,爲13.78億元。
康師傅的老對手統一也是一樣,利潤受大宗原物料價格上漲及運價上漲等因素影響,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32.6%降至29%。
即使是去年營收突破300億元、淨利潤增速讓不少飲料同行豔羨不已的農夫山泉,也在2022年年報裏指出,由於原油價格上漲導致下遊產品PET等原料價格明顯上漲,成本壓力驟增。
一句話總結就是,原材料成本上升,毛利率降低,企業賺錢空間變小,飲料自然要漲價。
都是給渠道打工
問題來了,瓶子和水能花多少錢,拿這個當漲價理由,網友不服!
這就不得不說一說飲料看不見的成本。
中國飲料市場四十年風雲變幻,可業內最樸素的邏輯依舊是:渠道爲王。
道理也很簡單,雖然飲料的生產制造成本不高,但不把利潤大頭留給經銷商,別人爲什么要賣你的產品?對於傳統軟飲料這種即時性消費品,便利性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左右了消費者的購买選擇。
典型如元氣森林,創始人唐彬森在2022年底經銷商大會上直接反思說,對元氣森林而言,去中心化的互聯網思維是毒藥,“長期來說,依托經銷商發展我們的銷售網絡才是正道。”
根據華創證券在《中國軟飲料行業深度報告》中的總結,相比乳品、酒類等,飲料給予渠道和終端的利潤更高,通常能佔售價的近一半。
華創證券,《中國軟飲料行業深度報告》,2021年5月23日
所以別看飲料廠賣得歡,其實都是給渠道打工!
話說回來,飲料行業是充分競爭行業,在渠道選擇上是有講究的。有意思報告在走訪中發現,便利店是飲料漲價的“重災區”。
如永輝超市北京某門店銷售的農夫山泉新品“大檸檬”單價5元,某本地便利店則標到了6.2元(但給出了新品優惠措施),目之所及的農夫山泉其他飲品標價也都在5元以上。
北京某便利店其中一個冰櫃內,飲料標價幾乎均在5元/瓶以上。有意思報告/攝
但便利店始終是少數中的少數。畢馬威與中國經營連鎖協會發布的《2023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2022年全國便利店門店規模僅爲30萬家。
而全國飲料渠道終端足足有大幾百萬個,超過七成仍是傳統的個體夫妻店模式,再算上薄利多銷的大型商超,這些渠道上,飲料產品的整體價格帶仍以3-5元爲主。
所以說到底,5元以下的飲料種類絕對值不一定真的在減少,更大的前提是飲料的種類越來越多,能夠被看見的高價飲料變多了。
不過從長期來看,飲料變貴不可避免。
可口可樂公司在今年2月發布全年業績指引時宣布,今年將進一步提價,但漲價幅度還將放緩。
不說了,我先囤點兒飲料去。
作者:梁婷婷
編輯:田納西 余源
值班編輯:屈博洋
「點擊即刻擁有我兔手機殼」
▼
有意思報告視頻
中國女孩正在“拋棄”ZARA?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爲什么5元以下的飲料越來越少了?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47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