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
知識分子
The Intellectual
圖源:Pixabay
撰文|蛇杖觀察家
責編|李珊珊
● ● ●
咖啡,是不少現代人的“續命神器”,每天早上來一杯,已經成了習慣。
作爲一種略帶成癮性的嗜好品,咖啡驚人地安全和健康。其他類似的存在——如煙草、大麻、古柯、酒精,乃至糖,對健康都或多或少存在負面影響,唯有咖啡(和茶)似乎做到了獨善其身。
絕大多數人每天攝入咖啡因不會超過 400mg,約相當於 3 到 5 杯 240ml 的衝泡咖啡。在這個劑量下,數十年的密集研究幾乎沒有發現任何實錘,能證明咖啡能夠對一般成年人的健康造成實質性損害。
不過,對“喝咖啡可能沒那么健康”的顧慮依然無法完全消除,咖啡致癌、致各種疾病的說法也一直在網上傳播。
其中尤爲多見的,就是對咖啡致心髒病的擔憂。很多人喝了咖啡,會感到心慌、燒心、過度興奮等,便可能自然產生一個疑問:咖啡“傷心”嗎?
1、咖啡“傷心”,
實錘究竟有多實?
最近的一項研究好像爲這種說法找到了一點根據[1]。
這是一項前瞻性隨機病例交叉試驗。由於需要用24小時動態心電圖設備對試驗對象進行實時監測,針對咖啡,以往進行的此類的研究數量很少。研究招募了 100 名參與者,並安排他們利用可隨身攜帶的檢測設備,進行爲期 14 天的實時監測,從而比較同一批人在喝咖啡和不喝的日子裏,心髒健康、運動、睡眠、血糖的相關指標有什么區別。
研究發現,這些人喝咖啡與不喝咖啡的日子相比:
•房性早搏分別平均出現 58 次和 53 次,差異無統計學顯著性;
•室性早搏分別平均出現 154 次和102 次,差異有統計學顯著性;
•喝咖啡的日子裏,參與者們平均多走了 1058 步、少睡了35 分鐘;
•與血糖水平沒有明確關聯。
室性早搏會讓人感覺輕微心悸,這可能解釋了爲什么有的人喝咖啡會心慌。同時,建議患有室性心律失常的人“盡量別喝咖啡”是有道理的。
但這項研究並不足以說明咖啡對一般人的心髒健康有害。
室性早搏與自主神經功能密切相關,吸煙、飲酒、喝茶,以及疲勞、精神焦慮、失眠都可能使其頻率略微升高。對健康人而言,大多數時候,室性早搏的輕微增加不算疾病,多是一過性的反應,對心髒健康影響也比較有限。
2020 版《室性心律失常中國專家共識》認爲[2],每天超過 500 次的室性早搏應當引起醫學重視,超過 2000 次則是明確的危險因素。而上述研究顯示,健康人正常飲用咖啡(每天攝入不超過 400mg咖啡因)所帶來的室性早博增加遠不夠達到這個等級。
2、喝咖啡有害健康?
混战的300年
自從 15 世紀,咖啡走出非洲、走向世界以來,人類已經飲用了大量的咖啡,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作爲一種又令人興奮,又能令人輕度上癮的飲品,幾百年來,科學界與公衆始終在用懷疑的目光審視它對健康的作用,並進行過不少拉扯。早在 1833 年,就有學者提出,過量飲用咖啡和茶有害健康(當時,吸煙是否有害健康甚至都還沒有明確結論)[3]。
進入 20 世紀,對咖啡的健康焦慮越來越普遍。1901年,著名刊物《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刊登了一篇文章,題爲《咖啡作爲飲料:有害》(COFFEE AS A BEVERAGE: ITS DELETERIOUS)[4],並列舉了它各種各樣的危害。
由於這種擔心,加上战爭導致的咖啡供應不足,市面上开始出現無咖啡因的替代飲品。1912 年,一份咖啡替代品“波斯敦(Postum)”的廣告以“我不喝咖啡!咖啡對我的健康不好”爲題,並言之鑿鑿地寫道:圖上這個倔老頭非要喝咖啡不可,被咖啡慢慢毀掉了胃和神經。
圖片來源[5]
1927年,著名的《科學》(Science)期刊也刊登了一項研究[6],調查了8萬名中小學生的老師,得出結論:多喝咖啡的孩子比多喝牛奶的孩子學習更差。
這些散點式研究往往存在以點代面的問題,結論也互相打架。
3,破產的咖啡致癌論,有說服力的安全性證據
直到 21 世紀初,薈萃分析的方法走向成熟。學者們把過往的成百上千項研究匯總起來,形成十萬、百萬級的分析樣本,才逐步從那些獵巫行動中爲咖啡洗脫了污名。事實證明,大衆認爲的很多“咖啡病”並沒有現實依據,著名的“咖啡致癌論”便是如此。
咖啡致癌論的來源是這樣的:咖啡豆經過烘焙,其中的澱粉會生成少量丙烯酰胺,而丙烯酰胺屬於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出的2A類致癌物,對人體可能致癌。咖啡也就從原理上可能存在致癌性,與之前網上盛傳的“薯條致癌”“油條致癌”類似。
不過,任何食物經過油炸爆炒等高溫烹調過程,其中的澱粉都會生成微量的丙烯酰胺。咖啡每次衝泡的量只有幾克,使得飲用一杯咖啡攝入的丙烯酰胺只有 5 微克左右,低於每天從膳食中攝入的30微克;咖啡豆裏其他可疑的成分——如咖啡因——也一直沒有發現致癌性的證據。
2020年,一項研究對28項薈萃分析性研究進行了總結[7],評估了咖啡攝入量與26個不同癌症部位、 364,749例癌症病例的關系,沒有發現飲用咖啡對一般人致癌的證據,反倒發現其可能與某些癌症發病率降低存在相關性,但也不是很強。
也就是說,對於一般成年人,現有研究既不能證明咖啡致癌,也不能證明咖啡抗癌。
只有一個例外:孕婦在懷孕期間大量飲用咖啡,孩子更易患上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咖啡不但不致癌,健康人適量飲用咖啡,還與許多慢性疾病風險的降低有關,這些疾病包括:
(1)心腦血管疾病
•健康人經常喝咖啡,心血管疾病風險反而會降低約 15%。另有研究顯示,每天喝1~2 杯咖啡,心血管疾病風險最低,而每天喝6 杯以上風險會顯著上升。[8][9]
•高血壓患者喝咖啡容易使血壓升高,但健康人經常喝咖啡並不會導致高血壓,與血壓相關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沒有上升。[10]
•與不喝咖啡的人相比,適量飲用咖啡的人,中風與血管性癡呆的風險也更低。[11][12]
(2)其他慢性疾病
•帕金森病:多項研究發現喝咖啡與患上帕金森病的風險更低有關。這種保護作用可能是由咖啡豆中的天然抗氧化成分帶來的。[13][14][15][16]
•2 型糖尿病:常喝咖啡與患上糖尿病的風險更低有關,具體原因尚待探索,可能來自咖啡中的植物化學物對肝髒的保護作用。[17]
當然,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咖啡對健康的益處屬於相關性,而非因果性,不要爲了追求保健作用而猛喝咖啡。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主任 Frank Hu 在 2021 年 4 月 5 日的一篇文章中寫道:“總體證據非常有說服力,表明咖啡對健康的積極影響大於危害。”[18]
4、喝咖啡的利與弊,
基因也有發言權
既然咖啡對健康並沒有明確的危害,那有些人一喝咖啡就心慌、頭痛、失眠、焦慮……又是怎么回事?
可能至少有部分要怪到你的基因頭上。
人的咖啡因耐受能力有着先天差異。從上世紀末起,學者們陸續發現了與咖啡因代謝相關的基因 CYP1A2、ADORA2A 和 AHR 等[19]。
其中,CYP1A2 和 AHR 能夠調控咖啡攝取量,它們的某些突變會讓人更愛喝咖啡。從這個意義上講,或許你身邊的咖啡狂熱愛好者確實是天賦異稟。
而 ADORA2A 基因存在某些特定突變的人,更容易喝了咖啡就失眠,或產生焦慮情緒。[20][21]
先天咖啡因代謝能力差異帶來的健康影響還未被充分研究。有一些研究認爲,如果你的咖啡因耐受能力天生更差,或許喝咖啡對你的身體就沒那么有利。
最近,一項隊列研究對 1180 名未經治療的 1 期高血壓參與者進行了 7.5 年的隨訪,發現由於 CYP1A2 基因變異導致咖啡因代謝緩慢的人,如果再喝大量的咖啡,發生蛋白尿的風險就會比不喝咖啡高 2.7 倍,腎過度代償高 2.5 倍,高血壓 2.8 倍[22].
可以說,咖啡影響了這些高血壓患者的腎功能,而這種效應在咖啡因代謝能力較強的人身上沒有出現。
但對於健康人,咖啡因代謝能力的影響似乎並不太大。另一項研究顯示,即便是咖啡因代謝能力不強的人,經常喝咖啡,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不會上升[8]。
常喝咖啡還會降低一段時期內的總死亡率[23],無論咖啡因代謝能力強弱,總死亡率都會降低。即便是喝低因咖啡,這種效應仍能觀察到,說明咖啡對於長壽的益處更可能來自於它的其他成分,如植物化學物,而不是咖啡因。
總的來說,即便把遺傳因素考慮進去,適量飲用咖啡依然沒什么問題。
健康成年人每日的咖啡因攝取量不超過 400mg、單次不超過 200mg。最好飲用經過過濾的咖啡,不要過量添加糖和奶油,以免咖啡變糖水,給身體帶來額外的負擔。
如果你一喝咖啡就會產生不適,沒必要讓自己難受,少喝點咖啡也沒什么。
對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兒童、高血壓和心髒病人、其他慢病患者、精神焦慮和失眠人士,咖啡可能沒有這么安全,還是慎喝爲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咖啡究竟“護心”還是“傷心”,困擾人類近300年難題的新續篇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53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