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喫能喝,一天就過去了;不喫不喝,一生就過去了。
一日三餐,看似簡單重復,其實隱藏着很多的細節,放大了,就能看到命運的好壞。
就像《舌尖上的中國》裏的一句台詞:“人類活動促成了食物的相聚,食物的離合,也在調動人類的聚散,西方人稱作‘命運’,中國人叫它‘緣分’。”
幾道菜,一杯酒,訴說着悲歡離合,也見證了人生的歷程,家庭的改變。
01
食匆匆,勞碌命。
你每天都在喫飯,但是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喫一頓飯了?
有太多的人,喫飯都在趕時間。他們信奉一個道理——一寸光陰一寸金。
時間是用來賺錢的,而不是用來喫喝的。
一大早,有人匆匆忙忙买了一個包子,擠進了地鐵。他小心翼翼地拿出包子,默默地啃着。腦海裏,想着今天上班時,要如何做。
到了午飯時間,大步流星趕到食堂,發現人頭湧動。好不容易排上隊,到了打飯菜的窗口,發現自己喜歡的辣椒炒肉,只剩下殘湯一勺,好不遺憾。
總有人,喫飯就是“囫圇吞棗”。不知道飯菜的滋味,只知道,不喫飯的話,人會受不了。
把喫飯的時間,使勁壓縮,往往是中年人的做法。因爲他們要上班,要管着孩子和老人,還有房貸車貸。
有人說:“希望是一頓美好的早餐,但卻是一頓糟糕的晚餐。”
從早到晚,總以爲下一頓飯會客氣一些,但是到了深夜,回味這一天,無滋無味。
02
食有節,富貴命。
什么是富貴命?不要單純地認爲,衣食無憂就是了。
真正的富貴,是懂得節制的生活。金錢不一定很多,但是在節儉的作風下,顯得綽綽有余。
宋仁宗在位時,有一天夜裏覺得自己飢腸轆轆,腦海裏浮現了燒羊肉的場景。
身邊的大臣說:“皇上,要不安排御膳房去搞個夜宵?”
宋仁宗擺擺手。
他明白,如果今天喫到了羊肉,那么以後每一天,御膳房都會准備夜宵,有多少人因此受罪,又會增加多少开支。
身爲皇帝,都要節衣縮食,考慮到一次奢靡帶來的後果,更何況是普通人呢?
家敗因爲奢,國敗也如此。
如果你想大富大貴,就和家人一起過節儉的日子吧。雖然一日三餐簡單了很多,但是大家有說有笑,年年有余,內心會很富足,並且家庭能長治久安。
03
食不安,有災禍。
牛羊、斑馬等動物在喫草的時候,會注意到周圍的情況,隨時擔心有老虎和豹子、豺狼出現。他們要防備天敵。
在一些战爭電影裏,我們看到喫飯的場景,是很“謹慎”的,就是香味也不能隨便飄出去,擔心吸引敵軍的注意力。
寢食不安,肯定不是好事,而是禍事來臨的徵兆。
五代末年的官員郭進,新修了一座大房子。
房子建好了,他大擺宴席。
有人發現,工匠們坐在西廊,他的兒子們坐在東廊。按照規矩,西廊爲“大”。這樣的宴席安排,不太合理。
郭進說:“沒有錯,工匠們勞苦功高,是建房子的人;兒子們沒有功勞,還是賣房子的人。”
事情的結局,和郭進預測的一樣,自己過世後,子孫把房子賣了。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總是擔心的事情,大概率會發生。
其實,我們的擔心不一定是多余的,往往是有先見之明的。
當你喫飯時不得安寧,說明你在預測災禍,並且可能馬上要和災禍打個照面。命運的沉浮,很明顯就體現了飯局裏了。
04
食講究,享受過。
“在中文裏,‘火候’一詞的使用並不局限在廚房,更能用來評價處世的修養,以及爲人的境界”,這句話,體現了語言的魅力。
確實如此,當人生到了一定的火候,才能好好享受生活。這是境隨心轉的大智慧。
唐朝時,很多人喜歡熬桃花粥。
史書記載:“洛陽人家,寒食裝萬花輿,煮桃花粥。”熬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要物力財力的支撐,還得有那份雅興。
一碗粥,米是一百克,熬到爛熟,放入四克桃花,然後讓粥沸騰。看着這些規定動作,一般人就受不了了。
更有甚者,把喫飯和穿衣服聯系起來,講究搭配。
西晉的富豪石崇,宴請客人喫飯,要穿上專門的衣服。如果穿衣服到衛生間了,出來時,要換衣服。
主人喫美味的食物,還得有古香古色的美人在旁邊跳舞。
當然,喫飯很講究,不是鼓勵大家使勁花錢,而是主張過慢生活,學會打理一日三餐。像石崇一樣,亂花錢,就不可取了。
普通人家,可以在喫飯的時候,做一些腦筋急轉彎之類的小活動,給孩子獎勵雞腿。這就是用餐真正的滋味。
同時,喫飯和身材管理搭配起來,就更加講究了。喫好了,身體棒棒的,福氣自然會來。
05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飲一啄飽蘸苦辣酸甜。
命運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但是我們一定要好好喫飯,帶着愉快的心情,做出花樣的飯菜。
除了填飽肚子,解決身體需求,更要用一日三餐來消除生活的疲憊,減輕工作的壓力,治愈傷痕累累的過往。
不管生活多難,停下腳步,享受美食,咀嚼人生百味。
走遍四方,到哪都有煙火味,就是福氣。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你用什么方式用餐,就是什么命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58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