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巧克力,都以味道香甜可口,醇香有層次著稱,是許多人都喜歡喫的零食,比如我本人就非常喜歡喫巧克力,因爲我每天高強度用腦,必須要攝入大量糖分才舒服(大腦是消耗能量的大戶)。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巧克力其實並不是現代人的發明,其擁有悠久的歷史,但是古代的巧克力和現代巧克力之間,存在着極大的不同,如果讓一個現代人穿越到古代,食用當時的巧克力制品,那么他很有可能根本喫不下去。
衆所周知,制作巧克力的原料來自於可可樹的果實——可可豆,其含有可可鹼和咖啡鹼,能給人帶來令人愉快的苦味,其中的單寧質則有淡淡的澀味,可可脂則能產生肥腴滑爽的味感。
可可樹原產自美洲地區,這是一種只生長在潮溼溫暖的熱帶雨林中的喬木,據傳早在4000年前,當地的印第安原住民們就已經开始利用南美洲茂密的森林中的野生可可樹制作一些特殊的飲品了。隨後可可樹开始向外傳播,在中南美洲地區扎下了根。
考古學家在墨西哥太平洋沿岸的恰帕斯州和墨西哥灣沿岸的韋拉克魯斯州發現了一些陶瓷容器,這些陶瓷容器裏大約在公元前1900年到公元前900年間被制造出來,陶器內殘留有可可豆經過加工之後的成分,證明了當地印第安人有着使用可可豆的悠久歷史。
後來的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都是可可豆的忠實粉絲,瑪雅人還認爲可可豆是神的食物呢,他們會從可可樹上採摘下可可豆莢,然後使其自然幹燥一段時間,之後進行烘焙,以得到變爲褐色不斷散發出獨特香味的可可豆,之後人們就會將可可豆碾碎,加上香草、辣椒和樹汁,再兌上水,最後加入玉米粉(降低其油膩度),並用杯子和壺來回傾倒,直到出現泡沫,制成一種褐色的帶有苦味和辣味的可可飲料來喝(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做法)。
這種飲料被阿茲特克人稱爲“xocolatl”,意爲“苦水”,飲用之後,會感覺精神振奮,一整天都毫無倦意,絕對稱得上是功能性飲料、滋補飲料,事實上一些印第安人甚至將可可豆莢當中貨幣使用,甚至用於交稅。
小貼士:在印第安語中“Xoco”是泡沫,“Atyl”是水,巧克力的英文名字“Chocolate”就是由此演變而來的。
而很顯然,巧克力的祖先或者說最早的可可飲料並不是香甜可口的,而是一種帶有辣味和苦味的飲料,絕大多數人都接受不了這種怪味飲料,但飲用這種飲料卻又確實可以給人帶來極大的愉悅感。
因此還是受到了許多人的歡迎,包括前往新大陸殖民的西班牙殖民者們,比如西班牙探險家埃爾南·科爾特斯在阿茲特克發現了可可飲料以後,認爲其作爲經濟作物具有非常大的潛力,便將其於1528年帶回西班牙,還在西非的一個小島上移植了一些可可樹,這成了可可樹對外傳播的濫觴(非洲在後來成爲了可可豆的重要產地)。
除了移植和傳播可可樹以外,科爾特斯還改進了可可飲料,他將可可豆烘焙出香味,然後磨碎成粉,再加入水、糖和一些香料,之後加熱成熱飲,這樣被制作出來的飲料,就被稱爲“巧克力”了,其口味不再是苦澀,而是人人都喜歡的甜味,這直接徵服了西班牙國王,要知道在此之前,哥倫布也曾將可可豆及由可可豆釀制的飲料介紹給西班牙王室,但當時的國王卻對這種冒着泡的有苦有辣的東西絲毫不感興趣,而科爾特斯的改良,則改變了巧克力的命運,有意思的是,經過他的介紹,一些人相信這種飲料能夠壯陽,對於那些淫亂的貴族階級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
他發明的這種可可飲料因其香醇的口感廣受當時歐洲人的歡迎,其制作方法被西班牙人視爲機密,進行了隱藏(當然這也和可可的價格非常昂貴有關,當時僅有貴族階級才买得起,甚至有一段時間爲皇宮私有),傳說直到一百多年後,才傳播了开來,在這其中,熱愛美食的意大利人發揮了重要作用,到17世紀時將其傳遍了整個歐洲,爲巧克力培養了一大批擁躉。
不過有意思的是,當時人們不光是將巧克力視作美食,還將其視爲藥品,在天主教內部很受歡迎,人們認爲食用巧克力,能夠促進脾髒等消化系統的良性運轉。
咱們現代人熟識的巧克力其實出現的很晚,1826年時荷蘭人才制作出了可可壓榨機,能夠從可可液中壓榨出剩余的粉狀物,以及發現了用萃取的方式將可可脂從可可豆中分離出來的方法,而將壓榨出的可可油脂與碾碎的可可豆及白糖混合,世界上第一塊巧克力就這樣誕生了。
而到1847年時,當時的人們开始往巧克力飲料中加入可可脂和糖,才制作出來了如今人們熟知的可咀嚼巧克力塊(即食巧克力,即固體巧克力塊)。
但直到1875年,瑞士地區發明了制造牛奶巧克力的方法(加入奶粉),才真正人們所熟悉味道的現代巧克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巧克力的最初形態:用辣椒粉調制,又苦又辣,美洲印第安人發明!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65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