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社交”不是現在才出現的,七八十年代就有了,只不過表現的形式不太一樣。
以前流行“水滸卡”、“三國畫”這些,而這些卡都是從买方便面裏得來的。幹脆面可以和同學分享,還可以收集更多卡片,還記得那個時候,能湊齊劉關張和諸葛亮的,在大家眼裏就是大神一樣的存在啊。而且那個時候,大家還會一起交流怎么辨別假卡,友誼也是這樣不知不覺建立起來的。
同理,現在的小學生之間的一元零食社交,只不過焦點變成了純零食。小孩子有小孩子的社交方式,想獲得同學的喜歡和關注,就可以通過分享零食達到目的。
大人也不需要過多去幹涉,但是正確的引導也是必不可少的,新聞裏提到的,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很容易產生攀比心理,變得虛榮,垃圾食品喫多了會危害健康等等,上綱上线很嚴重。這個想法,說實話,並不稀奇,大家想想,你小時候,家長不也這么說你的嘛,但是我們不也健健康康長到這么大了嗎。
作爲大人,咱們也應該設身處地想一想。
你其實覺得辦公室裏同事安利的那個坐墊有點low,但是大家都弄了,你覺得反正也不貴,买一個回來用用也不是不行,尤其是同事還拉着你拼個團。這就是人情世故。
孩子的世界裏,也有這樣的“人情世故”,不合群的話,時間長了大家就不會叫他一起玩了,雖然沒有敵意。平時看同學之間分享好喫的,可能還會好奇和羨慕,甚至會覺得自己被排擠了,時間長了,他以後交朋友會變得非常小心翼翼,怕別人不喜歡自己。
所以孩子的“零食社交”太正常了,大人也不需要小題大做。如果孩子只是控制在一個比較低消費水平且沒有喫喝什么非常不健康的小零食的話,作爲家長,其實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小學生熱衷的一元零食社交,不喫就落單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65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