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來自古巴的近30名國際友人在陶都宜興石潤榮的工作室體驗中國紫砂壺文化的同時,也近距離地欣賞了來自無錫的江蘇省制茶大師鬱紅亞的傳統制茶技藝。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是和平的飲料,體現着中國人內求寧靜、外求舒達的和諧理念。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國際茶日”的確定以及“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彰顯了世界各國對中國茶文化的認可。茶,已經成爲中華文明與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鑑的重要媒介。
鬱紅亞,師從碧螺春非遺傳承人、首批中國制茶大師周永明學習傳承碧螺春手工制作技藝,從事茶行業相關工作近20年。榮獲無錫市技術能手、江蘇省技術能手、江蘇省制茶(卷曲綠茶)大師等稱號。現爲國家一級評茶師、二級制茶師、高級茶藝師,江蘇省茶文化講師團講師,國家評茶員、制茶師、茶藝師職業鑑定考評員,國家職業技能競賽評茶員、制茶師、調飲茶裁判員。
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春,大詩人蘇軾出任杭州通判期間到惠山拜訪錢道人品龍團貢茶瞭望太湖,在《惠山謁錢道人烹小龍團登絕頂望太湖》一詩中寫道:“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詩中所提到的“小團月”即是小龍團茶,又叫龍鳳團茶,是宋朝貢茶;宋人飲茶之風盛行茶葉多做成團餅狀,後世失傳。鬱紅亞經過多年研究,成功復制出蘇軾筆下的茶中極品——小團月,爲中國茶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做出了巨大貢獻。
鬱紅亞現場展示了茶葉制作的殺青、抖散、揉捻、搓條、提香等工序。只見她將茶葉投入翻紅的鍋中,靈巧的雙手在鐵鍋中熟練地翻炒着碧綠的茶葉。不一會兒,綠茶的清香就撲鼻而來。外賓們不由得發出驚嘆:“好香呀!這樣不怕燙手嗎?好神奇呀!”爲了使茶葉中的活性酵不產生氧化,色彩更加翠綠,其間還要不停將茶葉拋向空中,如此循環。通過制茶大師的生動展示,外賓們直觀了解到了每項工藝各自的特點。
外賓們還在鬱紅亞的指導下習茶藝、行茶禮、品茶香,體驗優雅的茶韻之道,感受中華茶文化蕴含的中華民族“謙、和、禮、敬”的價值觀。
本次活動是由外交部、商務部、國家廣電總局等部門組織的對一帶一路國家進行援外的线下活動,旨在讓國際友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加強雙方的友好交流。今天的體驗活動,國際友人了解中國傳統制茶工藝,品嘗到綠茶的幽香,也感受到中國茶文化背後的人文精神——和合之美,體會到厚重的中國文化以及其中蕴含的中國智慧。這有利於推動中國茶走出中國,走向世界,充分發揮茶文化作爲和平使者的重要作用。
制茶大師鬱紅亞
古法制宋代團餅
鬱紅亞展示制茶技藝
體驗茶道
鬱紅亞和外賓們合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 ——國際友人體驗中國茶文化魅力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69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