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庫迪純萃快樂季來襲!聯動OATLY重磅上新,玩轉“植物基”更年輕

庫迪純萃快樂季來襲!聯動OATLY重磅上新,玩轉“植物基”更年輕

by admin - 2023-07-14 69 Views

國內咖啡市場競爭仍在不斷加劇,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市場邁入高速發展階段後,新品牌崛起的速度加快,預計咖啡行業將保持27.2%的增長率上升,2025年中國市場規模將達10000億元。各大頭部品牌“开卷”下沉市場之際,新銳咖啡品牌也开始了各個維度的追趕,門店擴張、新品上架和聯名營銷等動作創意不斷,側面助推咖啡經濟持續增長。

7月8號,庫迪咖啡品牌方聯名瑞典燕麥奶品牌OATLY在北京•751園區時尚回廊3層舉辦了一場“純萃”沉浸式主題藝術咖啡展,將原生態的燕麥種植現場移植進創意空間。此次雙聯名三款新品——純萃燕麥拿鐵、古早黑袍燕麥拿鐵和馥桂紅袍燕麥拿鐵,爲新時代消費者們提供了更多植物奶咖選擇。

一.聯名OATLY打造藝術展,販麥年輕代咖啡氛圍感

2023年下半年,新消費行業呈現復蘇跡象,品牌營銷動作多樣化,賽道越來越細分,品類創新格局逐漸打开。與此同時,快消品牌們也更加注重與消費者之間的鏈接,“場景化思維”的痛點解決方案已然成爲品牌決勝關鍵點。“氛圍感經濟”走紅後,消費品牌更熱衷於塑造有參與感、有氛圍、有情緒價值的場景,以此實現與消費人群的深度綁定。

在庫迪咖啡聯手OATLY舉辦的這場“純萃年輕態指南”藝術展上,慕名而來的嘉賓和消費者們衆多。展覽入口是一個2.5米高的軟木咖啡杯,整個暖黃色調的藝術空間既凸顯出OATLY經典燕麥元素,也詮釋出了庫迪咖啡上新三款單品的創意來源。

展开全文

在這個“販麥”的潮流咖啡空間中,參與者可以沉浸式塗鴉環保熱杯、抽盲盒大獎、拍照打卡和嘗鮮新品,現場體驗感直接拉滿。

7月8日至7月30日,庫迪咖啡還將藝術展mini版平移到了全國线下門店。北京國貿三期店、杭州西溪谷店和上海智慧灣店升級成品牌體驗店,持續爲消費者們提供全新藝術咖啡空間及新品服務。

二.花式詮釋新奶咖,庫迪三大新品彰顯產品力

此次聯手OATLY,表明庫迪咖啡已洞察到植物奶咖啡近年來逐漸在全球風靡的市場大趨勢。結合我國消費者中有超3億人群乳糖不耐受的現狀,庫迪咖啡將OATLY燕麥奶元素融入三款新品之中,爲新世代消費群體提供了更多暢快享受奶咖品類的可能性。

首先是第一款純萃燕麥拿鐵,OATLY經典0乳糖燕麥奶碰撞庫迪甄選的IIAC金獎深烘豆“天狼星”,清甜麥香交織黑巧焦香,凸顯出咖啡醇香風味。第二款古早黑袍燕麥拿鐵融合了燕麥奶的香醇和古早黑糖的清潤,大紅袍茶香和咖啡豆讓芳香加倍。獨特的黑芝麻爆爆珠讓新品口感升級,同時滿足“好喝又好玩”的需求。第三款馥桂紅袍燕麥拿鐵創意性地將奶香、咖香、桂花香結合,口感清甜、芬芳馥鬱。

而在咖啡豆種的選用上,庫迪咖啡一如既往地值得信賴:一支名爲“彗星”的中烘IIAC鉑金獎咖啡豆,精選來自埃塞俄比亞、哥倫比亞、巴西的100%阿拉比卡咖啡豆,多重花果香味濃鬱。另一支“天狼星”則是深烘IIAC金獎豆,來自巴西、埃塞俄比亞、中國雲南、危地馬拉、哥倫比亞的100%阿拉比卡豆,自帶醇厚的黑巧克力焦香和雪松風味。

此外,庫迪咖啡此次雙聯名還上架了創意定制周邊和門店物料——環保杯、帆布袋、徽章等禮物,滿足年輕代多元體驗感。事實上,本次三款聯名產品的上新,也反映出庫迪咖啡在產品創新能力上的深度修煉。從前期門店擴張迅猛,到專注打磨產品,可以看出庫迪在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打破產品技術壁壘等方面仍在持續深化和精進。

三.火速成長的庫迪咖啡,如何找到年輕人?

國內新消費市場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裏經歷了巨大的變革,在這其中,年輕用戶的不斷成長正在改變市場的消費趨勢。可以很明顯地看到,新銳品牌庫迪咖啡對於市場的變化極具敏感度和靈活性,主動找尋年輕代群體的興趣所在,不斷完成產品貨架年輕化迭代,品牌基因也隨之更具吸引力。

2022年成立以來,庫迪咖啡一直在尋找中國咖啡的新玩法,從贊助大型體育賽事到开啓多家經典IP跨界合作,創意營銷動作不斷。與王者榮耀、墨西哥國寶藝術家FRIDA KAHLO的聯手也反映出庫迪找尋年輕人的野心。去年品牌方成爲阿根廷國家足球隊中國區贊助商後,打造出快速搶佔年輕代消費者心智的爆款阿根廷系列,火速出圈拉升品牌聲量。今年6月,庫迪咖啡官宣正式升級籤約爲阿根廷國家足球隊全球贊助商。當品牌向市場和消費者喊出“喝庫迪,更年輕”的口號後,找到年輕人、吸引年輕人、帶領年輕人到佔領年輕人這個命題,已然成爲庫迪咖啡當下最重要的品牌發展战略之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庫迪純萃快樂季來襲!聯動OATLY重磅上新,玩轉“植物基”更年輕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71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