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阿斯巴甜後時代,我們靠什么甜?

阿斯巴甜後時代,我們靠什么甜?

by admin - 2023-07-18 60 Views

阿斯巴甜是否致癌已經有了蓋棺定論。

世衛組織官網7月14日消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糧食及農業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今天發布了阿斯巴甜對健康影響的評估結果。

世衛組織官網稱: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援引對人類致癌性的“有限證據”,將阿斯巴甜歸爲可能對人類致癌之列(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第2B組),聯合專家委員會重申其每日允許攝入量爲每公斤體重40毫克。

此前世衛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阿斯巴甜列爲“可能致癌物”,在國內該新聞迅速引爆了整個網絡,甚至“阿斯巴甜可能致癌”連續霸榜微博熱搜。

爲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爲國內目前飲品賽道的火熱遠超想象,隨着中國消費者日益重視健康飲食,減糖、無糖成爲新時尚,正因爲此,0糖類的飲料賽道才跑出了一匹又一匹黑馬,但是消費者普遍可以接受0糖的飲品,但是對甜味卻仍有需求,這又催生了甜味劑、代糖這一附加賽道,像阿斯巴甜這種甜味劑,正是各種飲料中不可或缺的糖類替代品。

所以這則消息迅速席卷了整個飲品賽道,元氣森林、奈雪的茶均在第一時間作出回應,稱產品中不含阿斯巴甜,牽涉到的多家代糖供應商也迅速撇清關系,稱主營業務中並沒有阿斯巴甜。

展开全文

這邊人工合成代糖一片哀嚎之際,天然代糖賽道卻迅速補位,开始一騎絕塵。

代糖再次陷入風暴眼

其實,嚴格意義上說,代糖和甜味劑其實並沒有明顯的區別,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代糖和甜味劑是指的可以替代我們日常使用的糖類(比如蔗糖、紅糖、白砂糖、葡萄糖等等)的甜味劑的總稱,常見的甜味劑有木糖醇、赤蘚糖醇、山梨糖醇、阿斯巴甜、甜菊糖苷、竹芋甜素(即索馬甜)等等。

這些甜味劑唯一的區別就是,一些是從植物中提取的天然甜味劑,比如甜菊糖苷和竹芋甜素等;一些是人工合成的,比如山梨糖醇、阿斯巴甜等。

這次被聚焦的阿斯巴甜,是一種典型的非碳水化合物類人造甜味劑。它的化學名稱爲“天門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由化學家在1965年研制潰瘍藥物時發現,阿斯巴甜的甜度是普通蔗糖的約200倍。盡管阿斯巴甜有強烈甜味,但熱量幾乎爲零,還沒有糖精那樣的苦味,因此被食品工業視爲代替蔗糖的最佳合成物。

阿斯巴甜被廣泛引用於遍布全球的加工食品中,像美國、英國、西班牙、法國、意大利、丹麥、德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近100個國家的食品安全部門都對阿斯巴甜开了綠燈。

阿斯巴甜應用的食品類別更爲廣泛,比如飲料、糖果、口香糖、甚至還有奶粉,據數據顯示,阿斯巴甜每年銷售額高達10億美元。可口可樂公司的0糖產品就大量應用了阿斯巴甜;而百事可樂對阿斯巴甜一直搖擺不定,曾於2015年在產品中停止使用阿斯巴甜,一年後又重新使用,在2020年再次停止使用。

圍繞阿斯巴甜對健康的影響,數十年來爭議不斷。

據彭博社報道,國際飲料協會委員會隨後在官網表示,阿斯巴甜是致癌物這一觀點與數十年來高質量的科學證據相矛盾,“我們一如既往地確信,阿斯巴甜是安全的。”可口可樂也趕緊引用了國際飲料協會這一說法,表示自己的產品並沒有健康風險。

如果說國際飲料協會發聲,是爲了給自己的“會員”可口可樂站台,那么還有其他的一些機構也持相同的看法,比如JECFA(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下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此前也評估認爲阿斯巴甜對動物無致癌作用;美國癌症學會還出具了研究證明,認爲通過多項人體研究表明,阿斯巴甜與癌症風險增加之間沒有關聯。

但是站在對立面的權威機構也有一大把,比如歐洲拉馬奇尼基金會曾研究表明,實驗鼠長期攝入每公斤體重100毫克的阿斯巴甜,可引發包括淋巴細胞瘤、白血病等多種癌症;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也曾發表一項研究稱(發表在2012年的《美國臨牀營養學雜志》),與不飲用無糖汽水的人相比,每天飲用一杯以上含阿斯巴甜的無糖汽水的人會增加患白血病風險。2023年5月,世衛組織發布了關於甜味劑的指南,並且明確提出不建議使用阿斯巴甜、安賽蜜、糖精等甜味劑。世衛組織在指南中明確提到,使用非糖甜味劑對減少成人或兒童的體脂沒有任何長期益處。

世衛組織的最新評估結果已經對此事作了蓋棺定論——阿斯巴甜真的有致癌風險,那么整個代糖賽道會駛向哪裏?

天然代糖是新風口?

事實上,天然代糖比人工代糖的歷史更爲悠久。早在幾百年前,巴拉圭、巴西居民便开始食用甜菊糖苷,至今未發現有任何毒素。國際上對人工甜味劑是否致癌鬧得不可开交,國內代糖產業卻在加速增長,特別是天然代糖。

早些年,天然甜味劑尤其是甜菊糖苷會被品牌詬病存在植物特有的後苦味,但隨着多年技術的發展,目前天然甜味劑已經具備成熟的配方應用基礎,風味和口感等問題已得到充分解決。

在阿斯巴甜被推上熱搜的第二天(6月30日),赤蘚糖醇制造商三元生物、保齡寶,生產安賽蜜、三氯蔗糖的金禾實業,以及主營功能性糖醇的華康股份开盤紛紛大漲。特別是生產赤蘚糖醇的兩大主力:三元生物和保齡寶漲幅一度逼近10%,前者收於34.99元/股,漲幅9.86%,後者報收9.39元/股,漲幅9.95%。

特別是金禾實業,還在7月4日專門爲投資者介紹了公司產品,稱公司生產的安賽蜜和三氯蔗糖屬於第四代、第五代高倍甜味劑,具有甜度高、口感純正、安全性高等特點,可用於飲料、點心、罐頭、醃制食品、蜜餞等食品。

金禾實業是三氯蔗糖和安賽蜜的龍頭企業,截至2022年底,金禾實業三氯蔗糖產能8000噸/年,安賽蜜產能1.2萬噸/年,均處於頭部位置。其業績也直接反映了品類走勢。根據百川盈孚數據,金禾實業旗下三氯蔗糖和安賽蜜2022年均價分別爲41.45、8.20萬元/噸,較2021年均價大幅增長,這直接帶動了金禾實業業績大幅增長——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72.5億元,同比增長24%,淨利潤16.95億元,同比增長44%。

除了三氯蔗糖和安賽蜜,天然甜味劑當中,甜菊糖苷、羅漢果甜苷等已成爲甜品愛好者的心頭愛,佔據了代糖銷售總量的近30%。甜葉菊提取物中含有甜菊糖苷,它的甜度是蔗糖的200-300倍;羅漢果提取物富含羅漢果苷,比蔗糖甜100-250倍,羅漢果提取物因爲甜度好,而且安全無風險迅速引發了行業關注。

根據Innova Market Insights數據顯示,2016—2021年,全球新推出的含甜菊糖的產品發布數量每年增長達15%;根據市場調查機構SPINS公布的數據,羅漢果甜苷在美國市場近年來發展速度極快,2021年取得了20%的市場增長率。

代糖生產商萊茵生物也受到行業持續關注,此前萊茵生物將產品押注在天然甜味劑甜葉菊提取物和羅漢果提取物上,萊茵生物的天然甜味劑產能及年度銷量居全球供應商前三,主要產品爲甜葉菊提取物及羅漢果提取物,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8.89億元,同比增長40.4%,已成爲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6月30日,粒影生物與湖北大學生物催化與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還創建了國內首個天然代糖研究中心,聚焦天然代糖物質的研發,推動合成生物學技術在天然甜味劑、食品原料減糖等食品領域的商業化應用。

在國際上,天然代糖也成爲新的風口。比如阿洛酮糖在近期,就成爲了新的香餑餑。阿洛酮糖是一種天然存在的稀有糖,口味接近蔗糖但熱量極低,同時也不存在赤蘚糖醇這類糖醇類產品的耐受性問題,應用空間更爲廣闊。

目前,阿洛酮糖已經獲得包括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新西蘭在內的14個國家的法規許可,不過在我國仍不能作爲食品添加劑使用。

有需求就有市場,此次“阿斯巴甜危機”事件讓人工代糖陷入風口浪尖,而天然代糖迅速補位,這從各大券商的研報中也能窺見一斑。

天風證券研報顯示,截至2022年中國甜味劑市場中合成甜味劑佔比達52%,位列第一,天然甜味劑佔比爲29%,糖醇類甜味劑佔比18.2%。這也意味着,目前佔比較低的天然甜味劑,在未來可能將成爲主流,繼續推動代糖市場的發展。

中信證券最新研報指出,出於安全性和成本的考慮,預計下遊廠商會加速三氯蔗糖等更安全的甜味劑對阿斯巴甜的替代。

只要消費者追求健康飲食的風潮不變,只要追求0糖、減糖的趨勢不變,那么代糖賽道就依然充滿吸引力,哪個代糖企業能夠一騎絕塵,就看各家企業的本事了。

無糖這場大戲,才剛剛开幕。

作 者 | 大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阿斯巴甜後時代,我們靠什么甜?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73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