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外匯投資點評 北溪管道海底爆炸!能源危機下的歐洲,誰先扛不住?

北溪管道海底爆炸!能源危機下的歐洲,誰先扛不住?

by admin - 2022-09-28 112 Views

俄烏衝突持續7個月,致使整個歐洲出現能源危機,而在這個時間點上,俄羅斯向歐洲輸送的天然氣管道發生了泄漏。

瑞典海事局在27日晚,報告了北溪1號的兩處泄漏,而在附近的北溪2號管道不久之後也發現了泄漏,丹麥已經限制了該地區的航運。瑞典國家地震中心宣布,他們在波羅的海監測到了強大的海底爆炸,並表示這次爆炸相當於一場2.3級地震。

丹麥軍方也在27號早些時候,發布了天然氣泄漏的照片,鏡頭中可以看到,在丹麥博恩霍爾姆島附近的波羅的海上,大片的海域因爲泄漏天然氣而出現巨大的氣泡。

一份軍方聲明表示,最大的泄漏“正在擴散直徑達到1000米的氣泡,海面充滿了甲烷,這也意味着該地區有發生爆炸的風險。”丹麥能源的負責人表示,泄漏的天然氣預計需要一周時間才能全部從海裏排完。

在泄漏的天然氣管道裏,北溪2號從未運行,而北溪1號則是現在俄羅斯輸送天然氣到德國的重要管道,今年8月下旬,俄羅斯天然氣巨頭Gazprom以管道維護爲由,切斷了向德國的天然氣供應。

俄烏衝突在今年2月打響之後,西方隨即對俄羅斯進行了全面的經濟制裁,而俄羅斯則通過能源供給進行反制,天然氣價格之後飆升,北溪管道則成爲了歐洲與莫斯科之間能源战爭的導火索。

已經起飛的歐洲天然氣價格,因爲泄漏的消息繼續上漲,對比起2021年9月上旬,目前的天然氣已經高出了200%。 

北溪管道泄漏是“人爲襲擊”?

丹麥能源部長約根森今天上午表示:“昨天,在俄羅斯和丹麥之間的兩條天然氣管道中的一條,北溪2號管道發生了泄漏,雖然該管道還沒有運行,但是裏面有天然氣。”

丹麥能源機構的負責人稱,此類的泄漏“極少發生”,鑑於兩條不同的管道同時出現了三處泄漏,這極有可能是蓄意破壞。

烏克蘭更是直接指責俄羅斯自己策劃了對北溪管道的襲擊。澤連斯基的顧問米哈伊洛·波多裏亞克(Mikhaylo Podolyak)發推表示:“大規模的天然氣泄漏,是俄羅斯策劃的恐怖襲擊以及對歐盟的侵略行爲。俄羅斯試圖破公壞歐洲經濟形勢的穩定,並在冬季之前引發慌恐。”

對於北溪輸油管道泄漏,布林肯表示調查仍在進行中,目前無法證實輸油管道是否遭到惡意襲擊。但布林肯認爲,漏油事故不會對歐洲能源的恢復產生重大影響,未來幾個月美國會協助歐洲結束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同時加快向可再生能源過度。

“北溪1號”於2011年11月正式开通,是俄羅斯通往歐洲的最大天然氣管道,年輸氣量爲550億立方米。此外,這條雙管道橫跨波羅的海,並延伸至德國。近兩年,該管道加大了輸氣量,2021年,輸氣量達到592億立方米。

“北溪2號”是第二條相同規模的雙管道,於2021年完工。但是在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战爭爆發後,德國與歐盟拒絕了該管道的運營。

歐洲有多依賴俄羅斯天然氣?

目前歐盟國家中24%的能源依靠天然氣,而算上石油後,則達到了58%。俄羅斯天然氣以價格便宜,運輸方便且綠色清潔,早已經成爲了歐洲各國的能源首選,德國甚至因此終止了核電項目。

如今歐洲消耗的天然氣中,近一半都是由俄羅斯所供應。這也就解釋了,俄烏衝突2月份爆發後,歐盟立刻做出了各種經濟制裁,而直到4月份,依然不敢從俄羅斯那裏“斷氣”。即使俄烏衝突爆發,德國每天依然要從俄羅斯那裏买2.2億歐元的天然氣。

德國從普通家庭的燃氣使用,到德國整個國家的工業用電,仍然全面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德國財政部長克裏斯蒂安·林德爾(Christian Linder)的表述非常誠實:“切斷天然氣的供應,是不可能的。”

擺脫依賴難上加難

由於俄羅斯天然氣管道已經如同毛細血管一樣滲透到歐洲的各家各戶,所以其他燃料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取代天然氣,只能通過從其他地區進口天然氣來維持燃料。但是對於歐盟國家來說,選擇非常昂貴且非常耗時。

之前荷蘭與英國开採的北海油田,天然氣已經全部耗盡。目前離歐洲最近的則是北非阿爾及利亞與利比亞,通過意大利和西班牙輸往歐洲各國。但是北非的供氣量遠不能滿足目前歐洲各國的燃氣需求。

另一個解決方案是LNG(Liquid Nature Gas液化天然氣),即通過低溫將天然氣液化後進行運輸與存儲,通過大型的油輪進行運輸。但是LNG目前不僅價格昂貴,並且在短時間內,歐洲各國很難建好港口來承接運輸來的LNG。德國計劃在未來的5年裏,建設3所這樣的港口,但是目前德國一所可以承接LNG的地方都沒有...

真“斷氣”對歐洲的影響有多大

俄羅斯如果切斷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無論是對於歐洲的民生,還是經濟都會帶來嚴重影響。2008年時,俄羅斯與烏克蘭就天然氣就價格產生分歧,俄羅斯切斷了對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20天,這也導致了供應鏈下遊的波蘭“斷氣”,11名波蘭人沒能扛過冬天。

天然氣對於經濟的影響更大,德國是個依賴天然氣爲能源的制造大國,抵制俄羅斯天然氣會導致幾十萬人失業。荷蘭國際集團的首席經濟學家卡斯特·布雷斯基(Carsten Brzesky)預測,永久切斷與俄羅斯的聯系,可能會使德國岌岌可危的經濟陷入衰退,使經濟萎縮2%到10%。

德國經濟的一個重要貢獻,來自德國汽車工業。汽車貢獻了德國5%的經濟和超過80萬個工作崗位,合計約佔制造業勞動力的12%。最壞的預估,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停止可能導致汽車產量下降17%。

這種情況下,以大衆汽車集團爲代表的能源密集型企業,不得不尋找能在穩定能源供應中扎根的地方。德國看起來像一個被候鳥拋棄的巢穴,失去在歐洲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如今,德國最大的汽車生產商大衆,主要的零件生產與組裝都投入在捷克與斯洛伐克的工廠,而這裏幾乎完全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目前大衆汽車計劃轉移其生產地,將生產場地搬到西南歐的沿海地區,這裏更容易獲得海運液化氣。

但是這樣粗暴的遷址,一方面直接擊垮了東歐這些制造業下遊國家的經濟,會讓德國在歐盟裏失去鄰國的支持,而對於大衆公司的的生產與人力成本,都會帶來的負擔。

大衆集團在德國有29.5萬員工,任何重大舉措都會帶來非常深遠的影響,尤其是目前德國汽車正在面臨着電動車的激烈競爭,如果因爲遷址而導致在這場競爭中掉隊,對於德國汽車業的打擊將會是難以評估的。

東歐與德國民衆“扛不住”了

政治裏的一個有趣現象就是,當事不關己時,所有人都會站在“政治高點上指點江山”,但當真的波及到自己的利益時,政治立場才真正顯露。

俄烏衝突开始時,捷克百姓紛紛站在烏克蘭一邊,指責俄羅斯的“入侵行爲”。但是隨着俄羅斯切斷了天然氣供應後,捷克的工廠停工,物價飛漲。最近,7萬名捷克民衆走向布拉格街頭,开始抗議國家的反俄政策。

9月初,在德國科隆與萊比錫等大城市,同樣出現了民衆遊行示威。目前德國的遊行主要目的是爲了反對战爭,反對向烏克蘭供應武器。但是,也有約35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民衆聚集在“北溪-2”天然氣管道的終點盧布明市,抗議聯邦政府的能源政策。示威者的口號是“开放‘北溪-2’項目——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有未來”。

老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經濟基礎开始逐漸動搖時,上層建築還能堅持多久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北溪管道海底爆炸!能源危機下的歐洲,誰先扛不住?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7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