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淮安美食“淮餃”,你喫過嗎?

淮安美食“淮餃”,你喫過嗎?

by admin - 2023-07-20 55 Views

淮餃,俗稱“炒米餛鈍”,據說已有近150年歷史,是江蘇淮安最具代表性的點心之一。淮餃可煮,可拌,可炸,俗稱“淮餃三喫”。餃皮特點是“薄如紙,明如鏡,隔着餃皮能看字,火一點就着”。兒時,在淮安縣城,常見挑擔者沿街叫賣售之。其擔一端爲爐竈,另一端爲食櫥,羅列面皮、肉餡、配料、碗盞等物。敲擊鈴鐺鼓,招徠顧客。肉餡上層滿灑蝦子,肥嫩金黃,另有蝦皮、蛋皮等配料,豬油、醬油、麻油、胡椒粉等作料,甚爲引人,價廉物美,世人甚愛食之。

說到它的來歷,就不得不提到黃萬富這個人。黃萬富,原本是淮安車橋人。其父黃子魁,以種田爲主,農闲時常做一些餛飩、水餃之類的出去賣,其母有一手爆炒米的手藝。清同治年間,一場大水淹沒了黃萬富家的6畝稻田,當時家中最值錢的東西便是幾斤糯米和一鬥白面。爲了謀生,全家搬到了山陽(老淮安今淮安區)城南門外的耳洞口,母親做爆炒米賣,父親賣餛飩。黃子魁賣餛飩开始是挑挑兒走街串巷,後來才支了個攤兒,一口小鍋,中間用鐵皮隔开,一邊煮骨頭,一邊开着鍋,隨時有人买,可隨時煮。3年後,黃家炒米和餛飩的聲譽大了,有了點積蓄,便在城裏租了間門面,开了家像模像樣的餛飩館,取名爲“震豐園”。

當時,十七八歲的黃萬富聰明、好學、勤快,平時給父親做下手。他在幫着父親洗涮碗筷的過程中,發現多數客人喫完餛飩後都會剩下大半碗湯水。黃萬富是受過飢餓和勞累的。他想,這么多的湯水,那是一捆捆柴火燒出來的,也是顧客花錢买的,倒掉豈不是浪費!能不能想個辦法,讓客人喫完餛飩再把湯喝完呢?

最終黃萬富想到了把母親做的爆炒米加入餛飩湯中。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父親時,父親很高興地支持他。於是黃萬富按自己的想法很快做了一碗出來,自己先嘗了一下,感覺味道好極了。從此,黃家便开始制售加有炒米的餛飩,結果一傳十、十傳百,凡是喫過的人都說這炒米餛飩做得絕。

展开全文

兒時,在淮安縣城,常見挑擔者沿街叫賣售之。其擔一端爲爐竈,另一端爲食櫥,羅列面皮、肉餡、配料、碗盞等物。敲擊鈴鐺鼓,招徠顧客。肉餡上層滿灑蝦子,肥嫩金黃,另有蝦皮、蛋皮等配料,豬油、醬油、麻油、胡椒粉等作料,甚爲引人,價廉物美,世人甚愛食之。過去淮安各大飯館,亦皆有之,然不及挑擔者所售。淮餃皮薄餡飽,細膩鮮嫩,有湯餃、熗餃兩種。制皮甚下功夫,鹼水拌面粉成雪花狀,揉成塊,使生光澤,再以面杖卷壓推滾,反復多次,至薄如竹膜,透見掌紋始可。餃皮切爲正方形。湯餃一寸七八分,熗餃略小五六分。

做餡採精肉,剔除筋絡。一手操刀,背向下;一手持鐵板,板寬一寸二三分,厚三分。兩手一拍一刮,至全成細末時,加鹽再刮。拍至肉糊粘鐵板後,放酒、麻油、醬油、味精、蔥姜水等,和勻即成。另外再加冬筍,韭黃或荸薺丁等,視節令而爲之。包妥後,水沸入鍋,免相粘連,湯混沌則用適量皮骨湯,加醬油、青蒜、豬油及胡椒粉少許,撈起盛入。熗餃僅加醬油、麻油、味精、胡椒粉,或再加蒜泥少許即可,食時不覺有皮,鮮美可口。

餛飩包成後,如果是“湯餛飩”亦稱“湯餃”,下鍋煮熟後,用漏勺撈起,放上上等抽油、麻油、香菜、胡椒、青蒜花爲佐料的皮骨高湯內,即可食用。食用時清晰透明,不破不膩。如加上炒米,則叫“炒米餛飩”。這種“炒米餛飩”既可品嘗餛飩的美味,又有炒米的香酥的特點。如果是“熗餛飩”,亦稱“熗餃”。煮熟後則用香麻油,上等抽油、胡椒調拌,不放任何湯汁。這種“熗餛飩”遠望油光光,近聞噴噴香,色、香、味、形俱佳。“油炸餛飩”亦稱“火餃”,食用時熱油下鍋快速炸成,即脆又香,更爲人們所喜愛、贊賞,實爲餛飩中的上乘佳品。小夥伴們,淮安美食“淮餃”,你喫過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淮安美食“淮餃”,你喫過嗎?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75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