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月薪幾萬,才敢在發工資時點一杯茉酸奶

月薪幾萬,才敢在發工資時點一杯茉酸奶

by admin - 2023-07-20 82 Views

從名不見經傳到人盡皆知,現制酸奶品牌茉酸奶只用了一周時間。

在最近的一周內,茉酸奶共上了30多次熱搜榜單。這一切都始於茉酸奶敢於在價格“危險的邊緣”試探。

茉酸奶近日發布了一個問卷,針對新品貓山王榴蓮酸奶奶昔徵求價格,起步價是68元,緊接着還有88元和108元的選項。

茉酸奶微信公衆號截圖

現制酸奶界的老大哥Blueglass酸奶,在线上小程序中最貴的一杯(不加料)售價才到45元。

消費者們不禁戲謔,在每個月發工資那天,敢不敢大膽點一杯茉酸奶?

01

現制酸奶,人均貴價

中國人記憶中的瓷瓶酸奶已經問世近50年的時間,酸奶進入現代化生產、年產量破萬噸也已經有超過30年的歷史。一杯人們已經足夠習以爲常的飲品,怎么突然有了如此高的身價?

雖然茉酸奶在發出68元至108元的問卷之後做了澄清,問卷價格不等於實際售價,茉酸奶走的也不是高價策略,但即便如此茉酸奶的實際售價,也早已觸及到了不少消費者心中的價格防线。

一杯在售的茉酸奶價格在20至40元,其招牌牛油果系列的價格在29元至34元,如果再添加一些額外的小料,如堅果碎、芝士粒等等,價格直接衝向40元+。

當然,這還不是現制酸奶中最貴氣的品牌,比茉酸奶再早一點面世的Blueglass價格更是突破大衆認知:最便宜的210g重的隨身杯酸奶售價29.9元,更主流的650ml裝的酸奶售價45元,它可額外選的配料價格也更高,比如添加燕之屋膠原蛋白肽索鮮燕窩需加86元,添加膠原蛋白肽針葉櫻桃VC液態飲需加9.9元,總價或超百元一杯。

展开全文

Blueglass小程序截圖

比茉酸奶和Blueglass更接地氣、主要在下沉市場开店的品牌“一只酸奶牛“,也借着這波現制酸奶的熱潮,推出了售價23元的牛油果酸奶新品,而在此之前它的產品價格帶主要在20元以下。

這股現制酸奶風也刮到了現制茶飲品牌之中,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也都推出了酸奶產品,定價也略高於日常產品,在20元至25元之間。

現制酸奶,人均貴價,似乎已經成了氣候,那么這股風潮究竟是誰助長起來的?

02

資本的酸奶,消費者的代餐

答案在於賣和买的兩端。

在賣端,早在茉酸奶有大動靜之前,Blueglass就從2020年起較高頻率开店,尤其是從2020年5月起,幾乎每月都新增門店,而且它96%以上的門店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四個一线城市。

因此,在近幾年的時間裏,Blueglass已經悄無聲息地在都市白領中耕耘,在高淨值人群中種下了“高端酸奶”的種子,等待开花結果。後面一衆貴價酸奶們前方就有了領路人。

當然,除了頭部品牌夯實基礎之外,更重要的是資本的參與。Blueglass在2021年曾拿到了2億元的B輪融資,一只酸奶牛也曾被新希望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斥資2.3億元收購了60%的股份,蘭熊鮮奶也拿到了IDG的投資,最近麗茉酸奶也獲得了5000萬元的A輪融資。

在推波助瀾上,資本是現在快消及餐飲行業最有力的因素。在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看來,現在有大量資本需要找到出路,那么在消費尚未完全復蘇,而且茶飲行業內卷嚴重的情況下,高端市場成了人們爭相爭奪的對象。現制酸奶,恰恰滿足了在現制茶飲的基礎上,資本對高端市場的想象。

在买端,消費者也在現制酸奶上得到了“自洽”:貴歸貴,但如果視爲一頓飯,價格合理。

有不少消費者告訴有意思報告,Blueglass等動輒三五十的酸奶,與奶茶的消費場景相當不同。酸奶的角色並不是飯前或飯後喝,而是“代餐”。

來不及喫飯卻又想獲得營養和能量的中午,一杯厚實的現制酸奶最合適不過;懶得大开大合喫頓飯或胃口寡淡的晚上,一杯簡單的現制酸奶恰恰好。

茉酸奶大衆點評截圖

“酸奶在我們眼裏不是一杯飲料,而是類似於一盒輕食沙拉,所以反而比奶茶更容易接入日常生活,成爲一日三餐中的某一頓”,消費者娟子表示。

資本的蜂擁而入,以及消費者“當飯喫”的新消費場景,貴價酸奶开始遍地开花。

03

誰給茉酸奶的勇氣?

消費者更關心的是,酸奶“變貴”這件事,究竟是怎么堂而皇之發生的?

現制酸奶的貴,當然有其成本相對較高的緣由。凌雁管理咨詢首席咨詢師林岳告訴有意思報告,現制酸奶的綜合成本比起奶茶相對較高,一方面由於其酸奶、堅果等原料本身價格偏高導致,另一方面,其高成本最重要的來源是門店租金及運營費用。

根據窄門餐眼的數據,Blueglass以及茉酸奶等頭部品牌,門店類型佔比最高的皆爲商場店,其中Blueglass有近六成的門店都是商場店。寸土寸金的商場商圈,自然成本高昂。

不過這些或許都不是最直接的原因,市場中生牛乳的價格從2021年達到高點之後便呈現出波動且下降的趨勢,從今年6月的一組數據看,內蒙古、河北等10 個主產省份生鮮乳平均價格同比下跌 7.2%,收購價格與年初相比降低了27.2%。

在宋亮看來,稀奶油降價、白糖降價,甚至連茉酸奶使用的網紅元素榴蓮都在降價,因此,茉酸奶等品牌的定價採用的不是成本定價法,而是品牌定位定價法。

“現制酸奶的定位不是大衆消費品,而是時尚休闲快銷品,它的定位本身就很高”,宋亮說。

的確,現制酸奶本身也沒想做薄利多銷的大衆生意,把品類調性打上去,賺的自然是溢價所帶來的高利潤。在媒體公开報道中,有茉酸奶的加盟商表示,茉酸奶的利潤率在50%-55%。這其實與商超中零售的酸奶一脈相承,高端包裝酸奶的利潤率也在60%左右。

其實這高品類調性的背後,不得不提兩位老大哥領過的路。

一位便是商超零售的酸奶。酸奶一直在變貴,有據可依。一方面是酸奶銷售量增長和銷售額增長之間的差異,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數據,中國酸奶產品銷售量從2020年的960萬噸增長至2022年的1360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達9%,同時酸奶產品銷售額從2020年的1400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220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11.67%。這意味着酸奶正在漲價。

酸奶向高端化發展是已經發生的大趨勢,不僅傳統乳企們紛紛推出高端產品,有一批新銳品牌也在佔領高端酸奶的高地,比如簡愛、吾島、樂純等品牌,售價早就脫離了人們對“5元酸奶”的傳統認知,進入10元+以上的地帶,其中樂純的酸奶,135g一杯的價格已經逼近20元。

另一位便是現制茶飲。2012年誕生的Blueglass以及2014年誕生的茉酸奶,與喜茶和奈雪的茶屬於同時代人物。雖然現制酸奶在早期並未獲得現制茶飲的勢頭,但喜茶們走過的路他們都看在眼裏。

先通過造概念、造社交貨幣,從而實現高品質、高價格的品類印象,而後再經受市場供需關系的調節,最終穩定價格。而且,對年輕人下手,也是二者相同的策略。

有先入爲主的定價策略,還有老大哥們引路,當然,現制酸奶還有拿下消費者的殺手鐗:健康。

即便不提酸奶是所謂保加利亞人“長壽的祕訣”這一坊間淵源,前有“一天一杯奶、強壯中國人”深入人心的slogan,後有各種圍繞酸奶的花式減脂餐、代餐菜譜,酸奶也自然而然憑借着高蛋白、活菌潤腸通便、質地口感美味的特性,一下子就與健康捆綁在一起。

人們愿意爲健康的東西买單,哪怕充滿了溢價。

不過,“健康”也是風口浪尖上的茉酸奶淪陷的重災區。有消費者發現,茉酸奶使用的原料或許不是純酸奶,而是冰淇淋奶漿,以及葡萄糖漿、精煉食物油、乳化劑等“科技與狠活兒”。有消費者質疑其中的成分或許就是臭名昭著的“植脂末”。

而茉酸奶的回應也很有趣,它對酸奶的貨源、冰淇淋原奶的貨源乃至牛油果都做出了回應,唯獨不提植脂末的事。

其實植脂末令消費者聞風色變是因爲,某些種類的植脂末含有反式脂肪酸,對健康會產生負面影響。

雖然並非所有植脂末都含有反式脂肪酸,但此一事件令消費者們警醒:曾經酸奶被認爲健康,是因爲商超中的酸奶把一切都明明白白寫在配料表中,而現制酸奶卻一切近乎於不透明。

林岳認爲,判斷酸奶的品質,一般而言從乳含量、蛋白質含量、是否添加增稠劑/乳化劑/甜味劑/香精色素/防腐劑等來判斷,而消費者恰恰對此全然不知。

注冊營養師顧中一提醒,常見的酸奶往往都添加了糖,這對於酸奶的營養會打折扣。而且,高端酸奶會傾向於追求口感,但口感和營養價值很多時候是相悖的。

一杯現制酸奶,究竟是白領們的減脂營養代餐,還是快樂肥宅甜奶,這個黑匣子至今沒有公开。

那么“翻了車”的現制酸奶,未來還會是一片坦途嗎?

品牌們一窩蜂出現,再一窩蜂消失,這在消費領域比比皆是。消費的考驗,對現制酸奶們而言,才剛剛开始。

作者:屈博洋‍‍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月薪幾萬,才敢在發工資時點一杯茉酸奶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75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