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對自己的婆婆感到非常困惑和失望,因爲她覺得婆婆對孫子毫無興趣,從不表現出對他們的關愛。
靜靜是嫁到外省的,她的丈夫是本地人。盡管兩地文化可能有所差異,但她相信,無論哪裏,親情對於孩子的重要性是無可置疑的。無論是父母還是祖父母,都應該對孩子充滿愛和關懷。
然而,婆婆的行爲讓靜靜大感意外。婆婆有兩個女兒,她們嫁得都不算遠,家庭條件也不錯。每次回娘家,她們總是給父母帶去豐富的禮物和美食。然而,令靜靜困擾的是,她們從不給靜靜的孩子买任何東西,甚至不是一塊糖。
靜靜不明白,孩子明明是姑姑的親侄子,爲什么她們對他們如此冷漠?這種冷漠不僅存在於姑姑們之間,連作爲奶奶的婆婆也對孫子漠不關心。
靜靜的兒子已經四歲了,長得白白胖胖的很可愛。小孩子調皮,嘴饞,看到好喫的就想嘗一嘗。靜靜和婆婆住得很近,幾步路就到了,孩子自己過去找奶奶也完全沒有問題。
這天,靜靜的兒子從奶奶家回來時一臉不高興,嘟着嘴巴跟媽媽告狀:“奶奶家有很多好喫的,我想喫,就拿了一塊,奶奶生氣了,說這是姑姑給她的,想喫讓媽媽买。她還讓我把手裏的那塊還回去,可我不愿意,就喫了。奶奶就趕我走,說我以後別去她家了。”
靜靜衝進婆婆的家,臉上怒氣衝衝,她大聲質問婆婆爲什么不給孫子喫好喫的東西。婆婆被靜靜的憤怒嚇了一跳,有些不知所措地回應道:“這些好喫的是姑姑送給我的,我留着自己喫,怕孫子喫多了對身體不好。”
靜靜聽後更加憤怒了,她一邊手指着婆婆,一邊大聲斥責:“你怎么這么自私!這些東西又不是金貴珍稀的,就是些普通的零食,一點點喫又不會有什么大問題。難道你害怕明天喫不飽嗎?你以爲我不知道你們家底子很好,一點點喫的就舍不得給孫子。你那兩個姑姐也一樣,小氣鬼!人家的姑姑都疼侄子,就你們家特殊。”
婆婆聽着靜靜的責罵,臉上露出尷尬和不滿的表情,她咬了咬牙,堅決回擊道:“這是我的東西,我有權利決定怎么處理。你管得太多了!而且你不要亂說話,我對孫子一點都不虧待,他是我親生的孫子,我心裏明白。”
靜靜聽後更加氣憤,她指着婆婆,語氣更加激動:“親生的孫子?你的親情從哪裏來?從來都看不見你對孫子的關心和疼愛。嫁到你們這樣的人家,我真是倒了八輩子的黴了!你要是再不改變態度,以後別想見到我和孩子!”
靜靜的婆婆氣得渾身發抖,她沒有想到兒媳平日裏一直溫和恭順的她,居然會在吵架時如此潑辣。過了好一會兒,婆婆才稍微鎮定下來,哭着說道:“只是一點糕點而已,孩子想喫你就不給他买嗎?我兒子掙的錢都交給你了,你想怎么花也沒人阻攔。我女兒給我买的糕點,如果我讓孫子全喫了,回頭她問我怎么辦?我這樣做也是爲了避免你們姊妹之間產生矛盾,是出於關心你的好意。”
靜靜根本不相信婆婆的解釋:“呸!爲我好?你以爲我會相信嗎?就連個三歲的孩子都不會相信這種借口。孩子們都能分辨出誰對他好、誰疼他,光說好聽的毫無用處。算了,看在你年紀大的份上,萬一生了什么病,說不定還要怪到我頭上。你家門檻高,從今以後我和孩子都不會再來了。最好等你老了生病了,只找你那些疼你的好閨女們,千萬別指望我這個兒媳婦。”
說完這番話,靜靜轉身離去,留下婆婆在那裏哭天搶地。可惜這時她的女兒並未到場,也沒有人聽見她的哭訴。
後來,靜靜果然不再讓孩子去奶奶家了。她下定決心,既然婆婆和姑姐對她和孩子態度如此冷淡,那就當她們是陌生人好了。
而靜靜的婆婆並沒有告訴兒子關於她和兒媳吵架的事情,她擔心這會引發夫妻之間的矛盾。回想起來,她开始後悔了。孫子是個小孩子,嘴饞想喫東西是很正常的,她不應該這么小氣。就算是女兒給她的東西,她給孫子喫也無妨,女兒知道了也不會生氣。
然而,靜靜的婆婆开悟得太晚了,孫子再也沒有回來過。她只能在兒子來看她的時候,准備一些孫子喜歡的食物,以表心意。婆婆讓兒子帶回去的東西,靜靜也沒有拒絕。她明白,即使她不再管婆婆的事情,她的丈夫也會關心,而這也會影響到她的利益。她不可能阻止丈夫孝敬親媽,她也沒有考慮離婚。因此,她心安理得地享用着婆婆主動給的東西。
孩子們的記憶力是有限的,等靜靜的兒子長大了一些,他又想起奶奶了。靜靜也不再阻止兒子去看奶奶,如果孩子想去,她會允許,因爲血緣關系並不能輕易斷絕。婆婆見到孫子來了,熱情極了,把家裏的好東西都拿出來塞到孫子手裏。
然而,隨着孩子的長大,他不再像小時候那樣貪喫了,奶奶給的東西,他只是象徵性地嘗一點。奶奶讓他拿走他也不肯,他保持禮貌,但親熱感已經不再如以前。靜靜的婆婆看到這一切,也感到後悔,她意識到祖孫關系變得如此疏遠,都是她以前的錯,只是再也無法彌補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孫子在奶奶家想喫姑姑帶來的零食,奶奶不讓還說讓你媽买去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77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