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8日凌晨,美股周五收盤重挫,主要股指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下跌,納指下跌3.8%。美國9月非農就業數據超預期、失業率持續下降,令市場預測美聯儲11月加息75個基點的可能性提高,並擔心美聯儲的激進加息政策將使美國經濟陷入四年來的第二次衰退。
道指跌630.15點,跌幅爲2.11%,報29296.79點;納指跌420.91點,跌幅爲3.80%,報10652.40點;標普500指數跌104.68點,跌幅爲2.80%,報3639.84點。大型科技股表現疲軟,AMD跌近14%,奈飛跌超6%,微軟跌超5%,臉書、亞馬遜跌超4%,蘋果跌超3%,谷歌跌超2%。瑞士信貸漲超13%。
熱門中概股多數下跌,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跌4.11%。新能源“蔚小理”均跌超6%。盈喜集團跌超17%,尚乘數科跌超14%,荔枝跌超12%,逸仙電商跌超10%,滿幫、BOSS 直聘跌超9%,金山雲、霧芯科技跌超8%,嘉楠科技、高途跌超7%,知乎跌超6%,愛奇藝跌超5%。
虎牙、开心汽車、貝殼、迅雷跌超4%,嗶哩嗶哩、攜程、36氪、阿裏巴巴、搜狐、騰訊音樂、京東跌超3%,拼多多、新東方、網易跌超2%,百度、唯品會、51Talk跌超1%。每日優鮮漲超7%,庫客音樂漲超3%,趣頭條、怪獸充電漲超2%,鳳凰新媒體漲超1%。
紐約黃金期貨價格收跌,但本周該期貨價格錄得連續第二周上漲。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黃金期貨價格下跌11.50美元,跌幅爲0.7%,收於每盎司1709.30美元。按照最活躍合約計算,本周黃金期貨價格上漲2.2%,爲連續第二周上漲。
原油期貨價格錄得連續第五個交易日上漲。美國 WTI 原油期貨本周累計上漲16.5%。紐約商品交易所11月交割的西德州中質原油(WTI)期貨價格上漲4.19美元,漲幅爲4.7%,收於每桶92.64美元,創8月29日以來的最高收盤價。按照最活躍合約計算,本周WTI原油累計上漲16.5%。
歐股方面集體收跌,德國 DAX30 指數收跌1.57%,英國富時100指數收跌0.08%,法國 CAC40 指數收跌1.17%,歐洲斯托克50指數收跌1.68%,西班牙 IBEX35 指數收跌0.96%,意大利富時 MIB 指數收跌1.14%。
非農就業報告公布後,美國國債收益率走高。2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8個基點至4.31%,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8個基點至3.898%。周五美國勞工統計局報告稱,美國9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6.3萬,創2021年4月以來最小增幅。預估爲增加25.5萬,8月增加31.5萬。9月失業率報3.5%,預估爲3.7%,前值爲3.7%。
報告還顯示,7月非農就業總人數上修1.1萬,從52.6萬修正爲53.7萬;8月的非農就業總人數保持在31.5萬不變。經過修正後,7月和8月的就業增長總和比先前報告的高出1.1萬人。平均時薪穩步上升,美國9月平均每小時工資同比增5%,預期增5.1%,8月前值增5.2%。美國9月平均每小時工資環比增0.3%,預期增0.3%,8月前值增0.3%。
9月非農數據公布後,聯邦基金利率顯示,11月美聯儲加息75個基點的可能性爲92%,高於9月非農就業報告公布之前的85.5%。美聯儲最大的擔憂之一是緊張的勞動力市場引發的工資上漲,更高的工資可能會使通脹變得更難控制。
多數分析師預計美聯儲將繼續加息,直到通脹开始迅速下降,以及就業人數太少和職位空缺太多之間的不平衡得以緩解。但提高利率,將推高購买汽車等高價商品的借款成本,從而抑制消費者的支出。分析師認爲最大的問題是美國是否會陷入四年來的第二次衰退。許多經濟學家認爲這是不可避免的。
19位美聯儲官員最新預測中值顯示,在今年剩下的兩次會議上,美聯儲將再加息1.25個百分點。最近幾周全球市場動蕩加劇,而美聯儲依舊在放鷹,絲毫沒有對外軟化自身的立場。投資者預計美聯儲將在11月會議上加息75個基點。美聯儲的預測顯示,明年將再加息25個基點,政策將至少在2024年之前保持在限制性水平。
周四,5名美聯儲官員密集發表講話傳達堅定的鷹派信息,他們仍然認爲通脹過高,金融市場的波動不會阻止他們加息。美國最大的幾家銀行將於下周五开始陸續公布第三財季財報,市場預計銀行業績將顯示淨利潤下滑,因爲市場動蕩抑制投行活動,銀行撥出更多應急資金,以彌補借款人拖欠還款造成的損失。
數據顯示,分析師預計摩根大通利潤將下降24%,而花旗集團和富國銀行的淨利潤預計將分別下降32%和17%。分析師還預計摩根士丹利利潤將下降28%,而其競爭對手高盛利潤將大幅下降46%,原因是企業對並購和 IPO 的興趣減弱;預計美國銀行利潤將下降近14%,預計其消費者部門的強勁增長將部分抵消咨詢費的下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美聯儲關鍵數據出爐 激進加息預期升溫 美股重挫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7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