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金融危機愈演愈烈。
目前,中國的各家銀行將對預計出現巨額的貸款虧損,採取重大舉措,提高貸款損失金來應付呆账,他們而從中國債券市場獲得的資金,較去年增加了約30%。
中國的銀行出這樣的問題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事實上這只是一年多以前就开始了的危機的延續。當時,大型房地產开發商恆大(Evergrande)宣布,自己無法再支撐約3000億美元負債。但是,對於恆大的危機,當時的中國政府顯然未能理解事件的後果,拒絕迅速或徹底的採取行動,來阻止中國金融業不斷蔓延的一系列失敗。如中國政府不採取更果斷的行動,這些失敗和危機通常會繼續蔓延下去。
中國正在經歷的一切宛如一本教科書,圖文並茂說明了金融危機是如何展开的。一個地方的失敗會導致其他地方的失敗,相關的恐懼和缺乏信心使這個系統無法有效運行或支持經濟增長。恆大宣布破產的那一刻,麻煩开始蔓延。
任何指望恆大有能力履行其義務的企業或金融機構都馬上面臨損失。而且,在金融的本質上,所有依靠這些其他公司和金融機構的人也隨即面臨風險。不管風險是直接針對恆大還是相關的機構,甚至間接相關的機構,所有貸款機構和潛在商業合作夥伴都質疑其他人的生存能力,隨着其他开發商緊隨恆大發布類似公告,這些疑問變得更加強烈。
這種對其他人的懷疑進一步蔓延到中國的抵押貸款機構,當時借款人擔心這些开發商永遠無法完成合同項目,威脅停止償還房貸。由於大多數銀行都牽涉其中,這種威脅讓中國儲戶擔心自己資金的安全,當中國銀行單方面限制提款時,這種擔憂變得尤爲嚴重。
這場金融業的危機問題已經產生了明顯的經濟影響。中國經濟的疲軟已經很明顯,盡管政府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支出仍在增加,但今年的實際增長速度可能遠低於已經下調的5.5%的目標。許多人將經濟下滑歸咎於爲應對新冠疫情而實施的嚴格封鎖和隔離措施。毫無疑問,這些確實影響了經濟。然而,盡管中國政府和西方媒體都對這場金融危機輕描淡寫,但它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人們擔心銀行存款的安全性時,他們就會放慢或停止消費。當貸款機構擔心企業和個人借款人的生存能力時,它們會停止向其他有希望的項目提供資金。當參與商業安排的人擔心他們的夥伴的生存能力時,項目就會停止。正如越來越明顯的那樣,所有這些都減緩了商業和發展的車輪。
中國鋼鐵業的命運就是一個完美的例子。由於房地產开發商停止了他們的項目,而且由於缺乏信貸,約29%的中國鋼鐵行業已宣布瀕臨破產。與去年相比,鋼鐵行業遭遇急劇下降,當時中國鋼鐵行業獲利出售了數十億噸鋼鐵,實際上約佔全球產量的一半。河北敬業鋼鐵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李趕坡表示:“整個行業都在虧損,目前我看不到轉折點。”這些問題自然在蔓延。自3月份以來,鐵礦石價格已下跌36%。鋼鐵只是一個例子。這類的損失還會繼續在中國發生,直到中國政府採取行動阻止這類失敗的蔓延。
如果中國在恆大一宣布出現債務危機時就採取行動,中國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這種經濟痛苦。當局本可以直接貸款給金融體系中的其他機構,以減輕它們在开發商失敗時所面臨的脆弱性。這將有助於恢復信心,並確保貸款將繼續推動商業的運轉。或者,中國人民銀行也可以增加銀行系統的可貸資金流量,這樣民營銀行和國有銀行就有了更積極放貸的手段,也有了足夠的資金緩衝,以消除客戶對其存款安全的擔憂。但中國方面未能採取行動,因此金融失敗和對它們的擔憂以教科書式的方式蔓延到了中國的整個金融體系。除非中國政府實施這些政策,否則這一進程及其對經濟的不良影響可能會越來越嚴重。
遺憾的是,幾乎沒有跡象表明中國已經充分意識到這種需求。到目前爲止,中國的主要政策制定機構--政治局堅持由地方和省級政府牽頭處理財政緊張問題。把責任推給地方,中國的領導層對美國政府的研究比以前想象的要徹底。撇开玩世不恭的玩笑,這種推卸責任和缺乏行動的做法對中國的經濟沒有好處。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地方和省級政府也無力應對這種的規模金融危機。但是,多年來中國政府強迫地方和省級政府爲中央規劃者規定的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讓這些政府實體缺乏財政資源來處理地方上的事務,更不用說國家金融體系的需求。該中央政府發揮作用的時候,目前除了幾次小幅度降息外,他們拒絕採取行動。
作者:Milton Ezrati,傳播公司Vested的首席經濟學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福布斯:中國正在遭受一場重大的金融危機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8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