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迎來處暑節氣。處暑即爲“出暑”,有炎熱離开之意,意味着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
此時氣候變化大,溼熱較甚,人容易因溼氣而困阻脾胃,出現乏力困重、肢體無力、食欲不振等症狀。在此,浙江醫院中醫內科主治中醫師汪濤爲大家推薦一份“養生茶單”,幫助大家化溼運脾。
圖源視覺中國
茶飲的選擇以溫而偏燥爲宜。茶葉首選紅茶、黑茶等,這類茶性質偏溫,有助脾胃運化。喜歡喝花草茶的,可以適當拼配砂仁、佩蘭、荷葉、橙花、陳皮等。
橙花紅茶
原料:橙花(或玳玳花)1g 、紅茶3g。
功效:柑橘類植物的花大部分具有行氣和胃的功效,玳玳花味辛、甘、微苦,性平,具有理氣寬胸、开胃止嘔之功,主治胸中痞悶、脘腹脹痛、不思飲食、惡心嘔吐等症。搭配紅茶,氣味芬芳,既不損茶之清香,又能助脾胃之運化,適宜長夏時節或者溼重體質者飲用。
圖源視覺中國
青柑普洱
原料:青柑普洱1枚,开水衝泡後飲用。
功效:青柑,色青,入肝經,具有良好的疏肝理氣功效。配合普洱,具有疏調肝脾、化濁降脂的功能。
《黃帝內經》有“秋冬養陰”的提法,意思是說,在秋冬兩季應當收養陰氣,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長的規律,並爲來年陽氣的生發打好基礎。因此,秋季養生,當以“養陰潤燥”爲主。
到了仲秋、晚秋,茶飲的選擇以甘寒滋潤爲宜,茶葉首選性質溫和的烏龍茶、黃茶、白茶。爲了更好地養陰潤燥,還可拼配西洋參、沙參、麥冬、百合、石斛、黃精、玉竹、梨等。
圖源視覺中國
沙參白茶
原料:北沙參3g、白茶3g。
功效:北沙參養陰清肺,益胃生津,茶葉生津止渴,二者共用能養陰清熱潤燥,對咽幹、鼻幹、口幹、便幹、皮膚幹、乏力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緩解作用。
黃精茶
原料:黃精15-30g。加適量水,煎煮15至30分鐘
功效:黃精爲養生之上品,具有平補肺脾腎三髒之陰,補精益髓延年,性質地平和,大部分人都能耐受,且味道甘甜可口,爲“秋冬養陰“之佳品,適合需要秋令進補的人群。
“轉載請注明出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今日處暑 這份“養生茶單”請收好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85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