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巖茶熱下的高訂低配潮

巖茶熱下的高訂低配潮

by admin - 2023-08-29 52 Views

茉莉花茶作爲福州的一張名片,既爲老福州人所好,也爲許多外地人所慕名。如今,從福州市場來看,茉莉花茶的市場卻已不到10%,而巖茶則佔據了七成以上,說一統江湖也不爲過。

“就是夠活着!”S老師在五裏亭堅守了二十多年,主營福州茉莉花茶,因爲市場導向的變化,其他的各種茶也都有。S老師在《說茶》欄目採訪中曾說到,來他這裏的散客大部分都是老福州,雖然武夷巖茶、白茶這幾年很受歡迎,但是老福州還是好那一口冰糖甜的茉莉花茶。而事實上,幾乎五裏亭茶葉批發市場所有的店都是這樣,從銷售單一的茶葉跟隨着市場潮流,慢慢开始成爲了集各類茶於一體的“雜”家。從最早的花茶,到台灣的人參烏龍,再到鐵觀音,還有普洱、紅茶,再到巖茶、白茶,流行什么賣什么,賣什么喝什么,是這裏的潛規則。

據業界一位資深媒體觀察人士介紹,“華祥苑、八馬、日春是福州三大老牌的茶葉品牌,佔據福州茶葉的主战場。巖茶裏面武夷星、曦瓜是比較早的,而新品牌像手尚工夫、紅袍村、武夷瑞芳、瑞泉、永樂天閣、孝文家茶、熹茗、溪谷留香、其雲飛巖等等,都是目前福州比較火的品牌,它們大多是武夷山下來的,還有福州本土冒出來的丹苑、品慧北山,各有千秋,共通之處就是家家都有天價茶。白茶裏面傳成是本地的,還有綠雪芽、品品香、鼎白,白茶在福州還是有發展空間的。”

“如此多的巖茶品牌在福州扎根,仿佛突然之間就火起來了。”鼎存白茶鐘芳永分析到,“我覺得第一個是因爲客戶現在已經接受了專賣店的這種生活模式,特別早期的品牌像天福、華祥苑、日春、中閩魏氏,他們是做專賣店喝茶的教育;第二個巖茶又是非常有文化底蕴和故事性的東西,武夷山這種雙遺的地方本身就有很多故事,嫁接到文化、產品,就會生發出不同的價值,如果說單單喝茶那就是飲料,可能還要注入一點文化的東西,所以每個企業的文化切入點都不一樣,它不同的產品、包裝、風格出來都會有一些客人喜歡,所以這些企業都能活得很好,各個茶葉品牌能夠在福州扎根我覺得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在她看來,“福州是茶葉品牌的一個重要風向標,每個時間段都會出一票新秀,可以說是‘江山代有人才出’”。

展开全文

巖茶豐富多變的口感與味道,俘獲了無數茶客的味蕾,甚至將原本不大喝茶的人引入到喝茶的行道。無論是價值上萬還是五六百一斤的巖茶,都有與之相應的消費群體。崇靜堂吳恩典說到,“店裏的巖茶銷量差不多佔到60%,其它茶類40%。福州人會懂得享受,好茶貴,有貴的道理,肯定要好喝。當然,喝普通茶是很便宜的。有時候老百姓也希望品味一下高端茶,一斤幾萬塊錢可能买不起,但买一泡算一下幾百塊錢也還是能夠接受。”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在福州,喝茶上消費者很舍得,市面上茶葉炒作至幾萬、幾十萬仍然吸引衆多人趨之若鶩。與熱火朝天的茶葉消費形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福州的茶器市場顯得平靜而淡定。在杭州可能生產龍井的一部分茶商不怎么講究器的使用,但整體營造的氛圍很濃厚。綜觀全國其他城市的茶空間都會注重器,輔助的是茶,而福州的茶葉店並不怎么賣器。茶葉如此鼎盛的福州,茶器卻難以望其項背,甚至沒有江浙、廈門的市場氛圍。好器不便宜,那么,茶器在福州市場是不是一只被“低估的牛股”?

因從採制到衝泡、品飲都十分講究,巖茶熱無形中也帶動了茶具器型、樣式的新潮,比如聞香系列的白瓷杯、精致個性的單杯。然而,據鼎存白茶鐘芳永了解,“在福州,對於巖茶來講,大家更注重這種審評,就用蓋碗就行,沒有特別講究茶具的搭配,大家的關注度和興趣感是在於茶的香、水,或者說這種鬥茶的過程,而不講究說喝茶要有什么姿勢、茶藝。茶具現在可能不是看店裏怎么宣導,而是有一部分品味高的客人自己會去用一些有個性的器具,老物件也好、瓷的也好,壺也好、杯也好,各種用具都能各領風騷。”榕成茶具傅韶榕也說到,“人們最开始喝綠茶、花茶喜歡玻璃杯、大碗茶,鐵觀音後开始流行小杯,起初是普通杯,後來越來越好,普洱盛行的時候很多人喜歡紫砂壺,巖茶熱則帶動了單杯的市場。”

然而,不同的定位就會有不同的需求與布局。相對茶葉,天雋茶業高姐更注重器的賣點,她表示,:“換我個人來講,我會买銀壺,我不會去买茶,畢竟茶葉是農作物,不懂這個畸形的市場是怎么來的,包括有時候跟同行在溝通交流,我也說這個市場我確實看不懂。”在她看來,“雖然銀壺、漆器這類產品也會有損壞,但自古以來,器更具傳承與文化屬性,茶葉是消耗品,更不要說傳承了。而且,太貴的茶葉賣的不是茶葉本身,茶價泡沫虛高,本身不會持久。再加茶葉是個非標品,誰家都有好有壞,而每個人的喝茶口味都不一樣,沒有必要非得去一爭高低長短,也沒得爭。”

壹號茶具張雪莉對福州的茶具市場也比較看好,“福州的茶具市場算是福建做得比較久的市場,很早的時候外面的市場不如這裏,很多外地客商都來這裏拿貨,外省的量走得非常多,隨着外省很多市場的興起,外省的新客戶就少見了,我們現在主要就是做一些老客戶、零售。今年來的變化就是感覺大家的消費水平有在提高,以前可能便宜的東西賣的量更多一些,貴的東西不好走,這幾年的話,貴的東西走得相對多了一些。以後要走得長久,還是要做精品、品牌產品。”

福建是茶葉產銷大省,無論與柴米油鹽搭夥還是與琴棋書畫演藝,對茶來說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福州的茶氛圍或可說是高級的柴米油鹽、個別的琴棋書畫。茶怎么喝都可以,但要喝好的,至於器具,則不拘型質,自由隨心。從早期的玻璃杯、大茶缸,到後來的功夫茶具,也是市場驅動使然。在這裏,消費水平與審美需要似乎沒有多大關系。幾年前紫砂壺盛行,在福州也流行過一段時間,成爲一些圈內流行器物,至今如是。盡管如此,在福州市場茶器的價格似乎總是“上不去”,有的很難走出小圈子,與火爆的巖茶市場形成鮮明對比。

福州的茶器具市場在巖茶熱的烘托下顯得平淡無奇,然而,茶包裝市場卻實實在在地蹭着了熱度,用創新包裝負責人的話說就是“續命”。創新包裝在福建省的訂單是以巖茶爲主,訂單量能佔到70%-80%,他表示,“福建的市場很多都是一泡兩泡地賣,因爲現在巖茶太金貴了,所以小型包裝化、定制化、高端化的包裝也只有巖茶hold得起,也幸虧福建省的巖茶給我們‘續命’,其它茶類就支撐不起這樣的包裝。福州本土的茉莉花茶的包裝就更傾向於簡單的袋子、罐子,一裝就好,因爲茉莉花茶還沒辦法賣得很高。”

現在的茶葉禮盒更新得比較快,要求也越來越細、越來越精了,大家比較喜歡精致一點的包裝,包括品質、設計感等等,不比十幾年前只是拿來打包的簡裝。巖茶產地武夷山與福州之間便捷的交通,給福州的茶包裝市場帶來了一定的地理優勢。溢香園包裝巖茶和紅茶的訂單佔到總量的六七成,而巖茶又能達到80%左右,便是因爲地理優勢。此外,由於福州的包裝市場針對的是全國各地的經銷商,相比武夷山針對巖茶和旅遊的市場,產品也會更新、量也更大。

然而,福州的包裝產業鏈條還不成熟,仍任重道遠。對此,銘匯包裝李總頗具憂思,“福州有點尷尬。即使是產品生產出來也難快速運送出去,不是說城市沒有大的物流系統,而是這個行業的客戶四處分散於二三线甚至三四线地區。如果包裝這個行業的運輸量沒有那么大,物流的觸角有的地區將難以直接觸達。這裏的物流更多是溝通了‘大動脈’,底下的‘毛細血管’沒有展开,無形中會增加廠家供貨難度。這是定位跟產業鏈發展的問題,但是一個產業鏈條的形成是需要更長時間的培育發展和沉澱的,而任何市場的發展都會經過自然淘汰的過程。”

對茶企來說,包裝本身實際上已經不是什么難事兒,難的是要追尋自己的文化,體現自己的品牌,要有很強的辨識度。鼎存白茶鐘芳永認爲,“企業跟人一樣,都要彰顯個性,要有自己的標准,就要將企業文化提煉在包裝上。”在他看來,“現在市面上的包裝更多的是簡約、少量的,這也相對比較適合福州人的精致,而且也適合市場,不管自己喝還是作爲禮品,都是伴手禮,精致、便攜還是比較受歡迎的。”這兩年,茶禮還流行在包裝內襯設計上大做文章,這對工廠來說,某種程度上是產品的一種延伸,可以輻射更多的客戶,讓產品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大的爆發。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巖茶熱下的高訂低配潮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86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