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一家百年手工月餅坊的中秋“前战”:每天做2000個月餅,專注成都老味道

一家百年手工月餅坊的中秋“前战”:每天做2000個月餅,專注成都老味道

by admin - 2023-09-07 48 Views

把生面粉炕熟,把熟面粉打碎過篩成細粉,揉面、擀面,再調制椒鹽、冰桔和玫瑰三種餡料,包制、壓模、烘烤………

這幾天,香氣开始從成都市溫江區大桐街的孫氏手工坊傳出。十幾個阿姨圍坐一起從早7點到夜幕降臨,可以包2000多個“老月餅”。臨近中秋節的前幾天,每天可以做5000多個,即使這樣,月餅仍供不應求。

白日變短,黑夜漸長,成都入秋的腳步漸濃,本月29日,就是中秋節了。節日臨近,月餅市場漸趨火熱,各式月餅新鮮出爐。然而老成都人心裏,始終放不下一種“傳統味道”。面對競爭激烈的月餅市場,這家擁有百年歷史的月餅坊依然勢頭強勁……

▲制作老式月餅的師傅正將月餅從烤箱取出

中秋“前战”

百年手工月餅坊日做2000個

2天前,成都郫都區一位老人打通了溫江孫氏手工坊負責人孫健的電話。電話裏,老人稱自己90多歲了,前陣子親戚送了他一盒“老月餅”,他嘗了一口就停不下來了,“就是這個味道,我找了幾十年一直沒有找到。”

那是一款椒鹽味的“老月餅”,入口是一種輕微的麻味,下咽後口腔中的椒麻味將更加濃鬱,一口、兩口、三口……口腔裏全是這股記憶中的老味道。老人在向孫健說完後,鄭重地向他道謝,並表達了想再花200元买一些月餅,詢問他支付和提貨的方式。

孫健介紹,孫氏手工坊是從爺爺輩流傳下來的,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店鋪沒有網店,也沒有在短視頻平台上做過廣告投放,信譽幾乎來自那些熱衷老味道的顧客。每年中秋前四五天,當各種各樣的月餅禮盒在賣力推銷時,孫氏手工坊這個自成口碑的店鋪門前正排起五六十米的蜿蜒長龍,佔滿了整條大桐街。

展开全文

▲工作人員正在手工制作老式月餅

9月6日下午,記者詢問前來購买月餅的朋友,他們給出的理由常常是“老人就認這個唄”“都說他家是老味兒”“純手工、無添加,一直喫的這家,也放心”……其實說一千道一萬,大家都認爲,這塊小小的、擁有百年月餅制作歷史的手工月餅,藏着人月兩團圓的幸福密碼,也是纏繞成都幾代人味覺記憶的老味道。

單這幾天,每天十幾個阿姨圍坐一起需要從早上7點忙到夜晚,每日包出2000多個老月餅。而要是臨近中秋節的前幾天,“每天可以做5000多個”,但這樣依舊供不應求。

十幾個阿姨從早忙到晚,每日包2000多個老式月餅

傳承百年

食客的鼓勵是最大動力

其實,在十多年前,這股代表着成都幾代人味覺記憶的老味道竟差點消失。

那年中秋節前,孫氏手工坊的第二代傳承人,也就是孫健的父親,已經臥病在牀無力制作月餅。當時,孫健正從事銷售行業,他坦言自己對食品行業尤其是家裏經營的“老月餅”小作坊沒有太大的興趣。

不感興趣的原因來自小時候。孫健說,從記事起父親就“要求”自己學做月餅,“必須學,不學就打。”這讓他對做月餅有着一股反叛勁。但那一年,他還是決定繼承月餅鋪——動力來自食客們的鼓勵。

▲制作老式月餅的師傅正將月餅從烤箱取出

“今年要做月餅嗎”“你要代你父親做下去啊”“需要幫忙告訴我們”……孫健介紹,那一年,隨着中秋臨近,看着鋪子一直沒有开起來的想法,很多人都向自己詢問緣由,表達關心。身爲家裏的長子,弟弟妹妹們的大哥,孫健做出了決定。

不過在此之前,還有一項“开業考試”。孫健回憶:“我爸就躺在牀上監督,我做好月餅送過去讓他挨個嘗,直到他說可以了,才正式重新开張。”考驗結束,孫氏手工坊第三代傳人的名頭才正式落到孫健身上。

四季不斷

專注經典“成都味”

針對現在市面上月餅“過度包裝”問題,孫健覺得還是要回歸食物的原初屬性。孫氏“老月餅”方紙包裝“瘦身”,手工傳統制造,品質不“減分”,用最樸實的方式保留返璞歸真的鄉愁滋味。沒有華麗造型和包裝,一天賣出幾千個,是如何做到的?

▲工作人員正在用紙包裹老式月餅

對孫健來說,老字號要實現創新發展,首要的是“敢於變化”,然而走出這一步並不容易。對此,孫氏手工坊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是在不丟失原有老傳統特色的同時,更加尊重年輕人的選擇,比如堅持採用純菜油而不選擇豬油,根據年輕消費者的要求適當調控甜度。孫健說,老字號就應該保持被時代拋棄的恐懼,在新的賽道上爭取主動權和制高點,“酒香也怕巷子深”。

第二件事是在傳統元素中提煉出精華,尤其是有成都味兒的那些元素。椒鹽、冰桔、玫瑰,可以說是童年記憶中最經典的老味道了,“那就專注這三個味道,做好這三個味道。”孫健說道。

以一塊川味椒鹽月餅制作爲例,工序有擀酥、擀皮、包陷、壓膜等。別看這小小的一塊月餅,師傅需要早上五點半起牀,制作時間需要耗時一整天,而且不同於其他蘇式月餅油酥的融合方式,這些溫江造“老月餅”採用每一塊月餅單獨包油酥,這之後還要擀酥。這樣做的目的是讓烘烤出來的月餅更有層次感,口感也更好,相對人工制作花費的時間也更多。

不同於市面上的普通月餅,中秋之後銷量便急轉直下,孫健店裏的“老月餅”卻是一年四季都在制作和售賣,價格一直是9塊錢2個。在這種情況下,孫健幾乎全年無法享受長途旅行,他今年溜達過最長的距離,是從街頭走到街尾,看一盤棋、聊一會天,還是在有鄰裏幫忙看店的前提下才有機會。

工作人員正在搬運成品月餅

延續味道

“想找個繼承人”繼續服務食客

“少糖不甜膩,快試試。”在店裏,嬢嬢們給記者送來一小塊椒鹽月餅,白色芝麻散發出香味,掰开後可以看到裏面豐富的餡料,咬上一口,確實不甜膩,麻味由內而外的層次分明。

從包餡到烘烤,記者見證了一鍋又一鍋新鮮出爐的“老月餅”。烤制完成的月餅上可以看到一層很深的焦糖色外皮,看到烤得不好顏色略微發白的月餅,孫健會皺起眉頭:“太嫩了,再烤一下。”要做到像孫健一樣,一眼可以看出月餅品質佳否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工作人員在月餅上蓋上紅印,區分品種

在好這口老月餅的食客看來,今天如果遺忘了老傳統的味道,記憶中的童年也將漸漸淡忘。文明高速發展的現代,越來越多的人走出了家鄉,走得越來越遠。但無論在世界哪個角落,每逢農歷八月十五看到夜空中那一輪明月,總會記起兒時的中秋節,憶起曾經月餅的味道……

孫健是1968年生人,今年55歲,他坦言,內心其實非常想找一個年輕人繼承老月餅的手藝。

“我女兒今年25歲,她是不愛做月餅的,年輕人有年輕人的選擇,我不會強求。”孫健告訴記者,在找繼承人這一方面,雖然自己年紀不算大、力氣也有,但想到那些分布全國各地的食客,闲時不免有所擔憂。記者得知,孫氏手工坊的老主顧不僅僅分布在成都和四川周邊城市,在北京、浙江、上海、寧夏,甚至新疆都有老主顧。“以前在溫江當兵時喫過我們的月餅,現在回去了繼續找我买,快遞一直沒停過。”

沒有華麗的包裝,樸素卻味濃,味濃而情深。美食記憶中有一部分屬於鄉土,它隱藏在師傅們每一步的操作裏,也藏在師傅們想要延續這份鄉愁的堅持裏。

紅星新聞記者 戴佳佳 攝影記者 王效

編輯 成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一家百年手工月餅坊的中秋“前战”:每天做2000個月餅,專注成都老味道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88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