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籠牛肉就是小籠粉蒸牛肉,自貢有名的粉蒸類菜餚還有許多,從羊肉豬肉到鱔魚肥腸,無不可粉蒸。』
作者 / 三聯美食
2010年前後,川南自貢匯東新區一條背街上有一家小館子,名字記不得了,不知怎么發現的,這家小館子的小籠牛肉麻辣鹹鮮、爛香爽口,蘿卜絲鯽魚鮮香細嫩。得闲,邀三兩好友,一人一小籠牛肉,再要一碟油酥花生下酒、一份蘿卜絲鯽魚佐飯,一份時蔬湯,邊呷酒邊擺龍門陣,薰薰然、陶陶然。
小籠牛肉就是小籠粉蒸牛肉,自貢有名的粉蒸類菜餚還有許多,從羊肉豬肉到鱔魚肥腸,無不可粉蒸。
四川粉蒸菜,李劼人在《舊账》中最早記錄,是1862年清同治年間的菜單。到光緒年間的《成都通覽》中,記載有成都地區的粉蒸肉片、粉蒸雞、粉蒸鴨等。民國時期,粉蒸類菜餚在四川已相當普遍,而且特色鮮明,是當時普通餐館的標配。
1938年8月29日,《南京晚報》上一篇文章介紹說,重慶人將粉蒸肉稱爲“榨肉”(鮓肉),是用紅苕、南瓜等墊底,再用竹籠蒸出,又稱爲“籠籠兒”。
重慶現在把粉蒸肉叫做“格格”,但自貢地區民間,至今仍把“粉蒸”叫做“籠籠兒鮓”“鮓肉”。鮓即菹,一般指整醃的菜,也可以指肉醬類,屬醃制品。魏晉南北朝時期,已有“豬肉鮓”,豬肉去骨切條,泥封後一月可喫。到了宋代,鮓的品種就多了,不同文獻中都有鮓菜出現,廣西地區有魚作的“老鮓”,說是可以“十年不壞”。
圖 / 攝圖網
到了清代,食譜中關於鮓菜的記錄就不太多了,但食鮓之風在南方,尤其是西南仍較流行。由此分析,四川“粉蒸肉”,應該是“湖廣填四川”的移民帶到四川來的,至於爲什么叫“籠籠兒鮓”,我想,可能因爲鮓是陶壇醃制,粉蒸是竹籠蒸熟,制作器皿變了,就叫成了“籠籠鮓”。
兒時家窮,兄弟姊妹又多,但母親每年總要作一兩次“紅苕鮓”“豌豆鮓”來解饞。當然,我們最饞的還是粉蒸肉,可是一兩年也難得喫上一回。
那時候做粉蒸菜很麻煩,要先把飯米炒熟,加適量的花椒,自己磨成二粗粉,再配肥瘦參半的老臘肉(或鮮五花肉)切成粗絲,與紅苕條拌均勻,放竹籠裏,下墊菜葉,先武火後文火蒸約兩小時成。紅苕的甜香、臘肉的煙香、大米的飯香,復合在一起,人人都是三大碗。
嫩豌豆出來後,也照此做成豌豆鮓,也是人人一大碗。
圖 / 視覺中國
這是窮家小戶的做法,肉少,紅苕、豌豆多,而餐館裏的“豌豆鮓肉”,一斤五花肉配8兩嫩豌豆,2兩米粉,肉就多得多。
做粉蒸肉工序也復雜,五花肉切成片後,要配各種調料碼味,上蒸籠時還要擺盤。同樣的做法,當然也可以粉蒸牛肉、羊肉、排骨、肥腸等,紅苕也可改爲芋頭、土豆等。
清末民國時期,自貢的小籠粉蒸牛肉、羊肉等很有名,遺憾的是,現在市面上很難喫到正宗的“籠籠鮓”了。原因呢,一是主料使用不認真,比如小籠粉蒸牛肉,部位有講究,處理時還要去筋。二是輔料細節把握不准確,米粉一定要用二粗粉,太細了容易結團,影響口感。三是火候沒把握好。蒸時火要大,要一氣蒸到肉軟脫骨,中間不能閃火。
這些,受市場機制影響,餐館裏似乎很難做到了。粉蒸魚、粉蒸雞更是基本沒人做了。
大約2010年前後,自貢人又把“粉蒸”叫成“蒸籠”——特指竹編小蒸籠。小籠粉蒸牛肉講究麻辣鹹鮮、爛香爽口,但喫到有的牛肉有筋、有時火候不到——店家說是客人催得急之故,嚼不動,自然不會爛香爽口了。最後淋的那道熱油,也是自貢傳統的粉蒸牛肉沒有的。熱油看着熱鬧,但一勺上去,把原有的麻辣鹹鮮復合味全覆蓋了,哪還有清香爽口的感覺?
圖 / 視覺中國
2010年我喫過的那家小館子,我問過廚師,你家的小籠牛肉是怎么做的,這么好喫。他見我是記者,就告訴了我。記得大約是:
調料有鹽、醬油、花椒末、辣椒末、醪糟汁、郫縣豆瓣、蔥姜、紅糖、生菜油等。
基本做法是:將水牛肋條(黃牛肉最好)洗淨,去筋,切成長約一寸二、寬約八分的片子;姜、蔥、花椒合在一起鍘成細末。在容器內將鹽、醬油、豆瓣、蔥、姜、花椒末、紅糖、醪糟汁、生菜油加少許湯調勻,牛肉片倒於調料內拌合;然後再撒二粗米粉子與牛肉內拌合均勻,裝小籠中。用旺火沸水蒸,喫時翻面倒下即成。
特點是牛肉爛香,鹹辣味鮮。如有重口味者,也可在裝盤後再撒上花椒面、海椒面、香菜拌了喫。
其實,這就是自貢小籠牛肉的傳統做法。後來,這家小館子不知什么時候搬走了或者是關張了,叫人感到可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粉蒸一切的“籠籠鮓”,最饞那一口小籠牛肉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91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