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聰的比特幣白皮書創造了這種旗艦加密貨幣,但比特幣交易目前處於歷史低點。
在中本聰發表著名的比特幣白皮書14年後的今天,第一個加密貨幣一度飛速增長的勢頭出現了放緩的跡象。
2011年6月,比特幣每天活躍的獨特錢包地址達到2.5萬個。到2015年2月,這個數字達到了25萬。2017年大部分時間,比特幣的每日唯一地址略低於60萬個,到2022年2月底有66.8萬個。
加密分析公司 Glassnode 的數據顯示,去年9月,未使用的比特幣數量達到歷史新高,達到1 250萬枚,佔流通供應量的65%。因此,可能是投資者將比特幣視爲數字黃金,盡管美聯儲持鷹派立場,或零售交易員在熊市期間放棄交易,但比特幣仍有價值,這導致了每天活躍地址數量的放緩。
然而,根據 Glassnode 的數據,比特幣地址的總數繼續增長,在2022年7月超過了10億。
比特幣因科技巨頭而蓬勃發展
比特幣——通常像科技股一樣交易——的採用率僅被科技股超越。Facebook 在兩年內將用戶從2000萬增加到2億。推特也以類似的速度發展,在四年時間裏從20萬活躍用戶增長到2億。
近年來,推特的增長軌跡有所下降,從2017年的3.3億月活躍用戶降至2022年的3.45億。同期,Facebook 的用戶從21億增長到29億。
隨着過去幾年科技熱潮的降溫,比特幣的指數級增長可能也在減弱。
證明而不是信任
比特幣白皮書的开篇寫道:“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基於加密證明而非信任的電子支付系統。”
2008年底,在部分由銀行疏忽造成的金融危機中,中本聰撰寫了比特幣白皮書。金融體系缺乏信任的信息擊中了要害。
區塊鏈風險基金分布式資本夥伴的合夥人 Greg di Prisco 在 Telegram 消息中說:“將比特幣視爲黃金或其他基礎貨幣的替代品的人越多,其他人就越有可能有同樣的想法。最終,如果有足夠多的人相信它,也許央行也會相信它,那么它就是真的了。”
合並後的比特幣
白皮書普及了工作量證明(PoW),即中本聰的區塊鏈驗證機制,它導致世界各地的礦工用 GPU 鑽機填滿倉庫。
但隨着以太坊的成功合並到更節能的權益證明(PoS),加密技術的後起之秀將工作量證明拋在了身後——盡管中本聰的白皮書是其發展的關鍵。
“如果沒有工作量證明,我們就不會達到權益證明,”以太坊原生推送協議的創始人哈什·拉賈特(Harsh Rajat)說。
以太坊的开發者大軍實施了一個多步驟的路线圖,似乎已經抓住了加密貨幣的大部分想象力,並從至少2020年以來穩步獲得比特幣的市場份額。
Alliance DAO 的核心貢獻者伊姆蘭·汗(Imran Khan)在 Telegram 表示,通過使以太坊區塊鏈更加節能,合並創造了“比特幣的長期存在風險”。
比特幣也不甘示弱,自合並以來,它的哈希率實際上提高了。
DeFi 平台 Clip Finance 的顧問帕特裏克·斯科特(Patrick Scott)表示:“我沒有看到任何令人信服的理由認爲,人們會集體從工作量證明轉向權益證明。”
鑑於加密貨幣仍處於相對初級階段,過多地解讀比特幣的未來將是一件愚蠢的事。想想看,在比特幣誕生之初,現在還有一些开發人員還是嬰兒。
在談到加密貨幣的未來時,拉賈特說:“技術總能給我們帶來驚喜。”“(但)中本聰提出的思想將在靈魂和精神上保留下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白皮書發布14年 比特幣風雨兼程 還能持續增長嗎?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9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