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伯虎財經(bohuFN)
作者 | 小福蝶
近日,“貴價”海底撈又講起了“平價”故事,不過這次沒有“亂槍打鳥”,而是選擇了自己最擅長的“火鍋”領域,並且打出“性價比”王牌。在副業上屢屢受挫的海底撈,這次能扳回一局嗎?
01 海底撈“嫡長子”,沒有花裏胡哨
9月26日,一家名爲“嗨撈火鍋”的火鍋店在北京龍湖北苑天街B館4樓悄然开業,門店裝潢處處體現着“海底撈”的氣息:入口上方懸掛着“嗨撈火鍋”招牌,店內整體設計主打暖色調,橘黃色的椅子搭配黑色巖板桌面,且多處採用“HAILAO HUOGUO”的拼音名,同時凸顯了slogan“每天都是小歡聚”。
據網友反饋,這家門店的桌位比較緊湊,設有約30張四人桌,但與海底撈相比,嗨撈火鍋的桌子小了一圈,一桌坐滿四個人,會顯得“緊巴巴”,“這跟呷哺呷哺差不多。”
(來源:小紅書@易企宣 | 營銷陪跑)
(來源:小紅書@浪子)
不同於以往的副牌,“嗨撈火鍋”是海底撈首個依托火鍋主業的子品牌,對此有人調侃,嗨撈火鍋是海底撈名副其實的“嫡長子”。同是“賣火鍋”,嗨撈火鍋和海底撈有什么不一樣呢?
首先,嗨撈火鍋的價格更加親民。從菜單來看,嗨撈火鍋有兩種鍋底,分別是19.8元的清油麻辣鴛鴦鍋和29.8元的川味麻辣鴛鴦鍋,而海底撈的鴛鴦鍋鍋底售價最低爲88元;此外,自助小料是4元/人,牛肉品類單份定價在22-49元之間,均爲海底撈的一半。據大衆點評顯示,嗨撈火鍋的客單價是76元,明顯低於海底撈上半年財報中給出的102.9元的人均消費價格。
(來源:小紅書@浪子)
其次,嗨撈火鍋的產品更爲精簡。據了解,嗨撈火鍋菜品以牛肉爲主,包括6款“原切牛肉”和2款國產肥牛,同時還有主食、小喫、精釀和手作飲品等。值得注意的是,嗨撈火鍋不賣任何羊肉,也就是說相比海底撈,嗨撈火鍋起碼縮減了羊肉相關菜品。此外,嗨撈火鍋的小料也略有“縮水”,沒有水果、小喫和粥品等。
不同於海底撈的門店,嗨撈火鍋是採取“半自助式”自取模式,除了鍋底和肉類、小喫、主食等需要點單,其他菜品如蔬菜、菌類、丸子、豆制品等,都可以從櫥櫃裏自取,結账時根據盤子核算費用,這點與串串火鍋相類似。
(來源:大衆點評@奔馳的Dream馬)
嗨撈火鍋“接地氣”還體現在,精簡了不少附加服務,這裏沒有等位零食,沒有免費美甲,沒有抻面表演、沒有生日歌,和其他餐飲店一樣,嗨撈在門店門口放一排等位桌椅,僅提供水。
不難發現,嗨撈火鍋與海底撈還是有很大的不同:菜品上,沒有過多花裏胡哨的單品;服務上,不再“細致入微”,顧客甚至需要自取菜品;價格上,降至百元以下,定位更加親民。可以說,嗨撈火鍋是海底撈的“平替”。
02 海底撈爲何放下身段?
一直以來,海底撈因“價格貴”而飽受詬病。
據海底撈歷年報財報顯示,2018年客單價突破百元門檻,隨後逐年上漲,2020年最高時達到110元,隨後兩年雖有所回落,但依然穩定在百元以上,有不少人吐槽“喫不起”。有網友在小紅書上曬圖,在海底撈2人合計消費超過250元,部分更達到380元;3人消費幾乎超過500元,甚至達到628元。
受大環境影響,大家荷包縮水,兜裏要么沒錢,就算有錢也不敢亂花,人們不再盲目追求“精致消費”,开始尋找大牌“平替”,在餐飲消費上也是如此。消費者對價格越來越敏感,海底撈不得不开啓“降價策略”,但並不是在價格上進行調整,而是通過孵化副牌實現“降價”。
這兩年,海底撈孵化了十八汆、撈派有面兒、秦小賢、佰麩私房面、喬喬的粉等10余個副牌,走親民路线,多款產品售價約爲10元。但海底撈出師不利,多個副牌已經“夭折”。這次,海底撈做回“火鍋生意”,反響不錯。
截至10月20日,嗨撈火鍋北苑龍湖天街店在美團積累了470條評價,其中包含“性價比高”這一詞條的評論有115條,即接近四分之一的消費者認爲嗨撈火鍋“價格實惠”。若嗨撈火鍋模式跑通,海底撈不僅可以撕掉“貴價”標籤,還有望補充其在火鍋賽道內的不同價格帶,打造第二增長曲线。
據美團聯合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發布的《2022年火鍋品類發展報告》顯示,火鍋消費者的人均消費金額集中在百元以下,其中50-100元區間的最多,足見平價火鍋潛力之大。海底撈借力“平價”的嗨撈火鍋,更容易殺入平價火鍋市場,繼而分一杯羹。
(來源:美團《2022年火鍋品類發展報告》)
需要注意的是,嗨撈火鍋的“半自助”模式雖與串串店相類似,但門店設計時尚、明亮,“質感”遠超串串店。不同於串串火鍋的“大雜燴”,嗨撈火鍋聚焦牛肉單品,提供不同部位的牛肉,牆上的“全程冷鏈直供”凸顯新鮮主張,“新鮮牛肉”成了其PK串串店的利器。
海底撈孵化平價火鍋副牌,還有其他考量。
隨着一二线城市的紅利觸及到天花板,越來越多品牌探索下沉市場。據洞見研報的《火鍋行業發展趨勢報告》顯示,過去3年三线城市和三线以下城市的門店數量CAGR分別爲2.0%和1.3%,2022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門店數量佔比高達55%。
不難發現,火鍋品牌开始轉攻低线級城市,而海底撈在這場“下沉廝殺战”中並不佔優勢,其動輒過百的價格勸退了不少小鎮青年。海底撈想在下沉市場站穩腳,需要先把自己的價格降下來,以匹配低线級城市(即三四五线城市)的消費水平。
嗨撈火鍋目前僅在北京开了兩家門店——北苑龍湖天街店和朝陽門外店,但從價格定位來看,嗨撈火鍋的顯然並不是爲了一线城市立足,反而更像是海底撈爲探索下沉市場而孵化的一個武器。
首先,火鍋品類在標准化上更具備優勢,易於大規模復制,意味着嗨撈火鍋可以快速鋪开。其次,據窄眼數據顯示,海底撈在三四五线城市的客單價分別爲96元、91元、91元,而嗨撈火鍋的客單價約爲80元,沒有往高了拔,這種超高性價比模式更容易被下沉市場所接受,也就更容易大規模擴張。
今年上半年,海底撈給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半年淨賺22億元,幾乎追上疫情前的2019年全年的淨利潤(注:2019年淨利潤爲23.45億元)。海底撈得以“翻身”,一是疫情开放後門店翻台率回升,二是近兩年降本增效的策略开始見效,其中人工成本縮減最爲明顯。
從財報可見,2017年以來海底撈的人力成本在收入所佔的比例成上升趨勢,在2021年達到頂峰。同年11月,海底撈宣布啓動“啄木鳥計劃”,一年多的時間裏關閉了約300家店,這也使得員工數量大幅減少,員工成本得以降低。去年9月,海底撈啓動“硬骨頭計劃”,重开部分關閉門店,員工數量有所上漲,由2022上半年的10.1萬增長34.9%至13.62萬,但員工成本僅增長8.6%,且在收入的佔比下滑至30.5%,說明人效有所提高。
另悉,海底撈早在2017年就开始全面探索新技術,試圖以數字化產品、自動化機器人代替人力,逐漸壓縮單店的人員配置。據券商研究,海底撈平均單店員工數量正逐年減少,從2019年的127人和2021年的97人,縮減至2022年上半年的67人。
嗨撈火鍋精簡了海底撈美甲、擦鞋等“標配”服務,這意味着嗨撈火鍋單店員工數量會少於海底撈的門店。不難猜到,嗨撈火鍋也是海底撈“去服務化”的一次嘗試,若該模式能跑通,相比於海底撈,嗨撈火鍋更能節省人力成本。此外,嗨撈火鍋可以沿用海底撈供應鏈體系的中央廚房和配送中心等,在節省“人力”的同時還能將成本壓到最低,更易實現盈利。
03 結語
當下,大家捂緊口袋,消費趨向理性,價格正逐漸成爲第一考量因素,好服務已經不再是他們买單的重要理由,海底撈曾引以爲傲的“保姆級服務”也失去了優勢。消費者如今更看重“性價比”,定位中高端的海底撈,也是時候放下身段,走向平價大衆市場,但直接降價容易損失品牌價值,开副牌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兩年,海底撈頻頻跨界“創業”,粉面、小喫、日料店等都玩了個遍,卻沒想到碰了個“灰頭土臉”。這回,海底撈變謹慎了,回到了火鍋領域。依托海底撈的供應鏈、品牌影響力和管理等方面的經驗,“嗨撈火鍋”說不定能成功。
參考來源:
1、職業餐飲網:海底撈全新“自助模式”子品牌“嗨撈火鍋”!主打牛肉,人均80元!
2、DT商業觀察:海底撈开始“撈”向低價市場
3、美團餐飲數據觀:美團《2022年火鍋品類發展報告》發布,沸騰的火鍋紅海還有哪些新機遇?
*文章封面首圖及配圖,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若版權者認爲其作品不宜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聯系我們,本平台將立即更正。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海底撈賣平價火鍋,搞錢OR省錢?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95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