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dward Bolingbroke、Anya Andrianova,Bloomberg;編譯:白水,金色財經
關於美聯儲 11 月預期降息幅度的爭論正在加劇,隨着官員們开始權衡下一步行動,交易員加大了對與央行走勢密切相關的期貨的押注。
周二,美國消費者信心數據弱於預期,投資者更傾向於在 11 月 7 日的決定中連續第二次降息半個百分點。結果是,這基本上變成了掉期市場上的拋硬幣遊戲,在另一次超額降息和更標准的四分之一個百分點降息之間進行選擇。
掉期交易員目前預計,美聯儲今年余下的兩次降息決定(第二次將於 12 月 18 日宣布)將總共降息約四分之三個百分點,這意味着其中一次會議將降息半個基點。
“我們越來越傾向於降息 50 個基點,”波士頓宏利投資管理公司高級投資組合經理 Nathan Thooft 表示。“盡管我們官方沒有改變立場,今年的降息幅度是兩個四分之一個百分點——一次在 11 月,一次在 12 月。”
倉位數據顯示,自上周美聯儲做出決定以來,利率市場已开始爲 11 月 7 日做准備。兩年期國債期貨的未平倉合約大幅增加。交易員持有的 2024 年 12 月期限國債的倉位數量已攀升至約 440 萬份合約,創下迄今爲止的最高水平。與擔保隔夜融資利率 (SRR) 掛鉤的 12 月期貨的押注也顯著增加。
然而,由於各決策者對 11 月會議發出的信號不一,交易員目前並沒有在一個方向上進行大量押注。這與 9 月 18 日美聯儲降息半個百分點之前的情況不同,當時期貨押注傾向於降息幅度如此之大。
美國兩年期國債期貨未平倉合約變化
交易員在美聯儲會議前平倉,然後在會議結束後增加風險。
周二,美聯儲理事米歇爾·鮑曼表示,央行應以“有節制”的步伐降息,此前兩名官員在前一天淡化了降息半個百分點的可能性。與此同時,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的奧斯坦·古爾斯比表示,利率需要“大幅”降低。
與此同時,在現金國債方面,上周美聯儲會議前的看漲勢頭依然完好,摩根大通的國債客戶在截至 9 月 23 日的一周內保持淨多頭倉位穩定。隨着債券市場在美聯儲降息後大幅增加曲线陡化交易,基准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在此期間上漲了約 12 個基點,達到約 3.73%。
以下是利率市場最新持倉指標的概述:
最近一周,摩根大通國債客戶直接多頭倉位和直接空頭倉位均增加了 2 個百分點,淨多頭倉位保持不變,爲 6 個百分點。全客戶直接空頭倉位目前爲一個月以來最高。
摩根大通財務部全客戶定位調查
客戶直接多頭持倉升至 12 月以來最高水平。
資產管理公司和槓杆基金在 SOFR 期貨中的持倉仍爲淨多頭,這表明他們正在爲進一步降息做准備。
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截至 9 月 17 日(美聯儲降息前一天)當周,資產管理公司的淨多頭倉位每增加一個基點風險就增加約 200 萬美元,而對衝基金每增加一個基點就平掉約 260 萬美元的 SOFR 期貨多頭倉位。
在國債期貨方面,報告周內,資產管理公司的淨多頭倉位增加了約 135,000 份 10 年期國債期貨等價倉位,而對衝基金的淨空頭倉位增加了近 300,000 份 10 年期國債期貨等價倉位。
在過去一周,98.75 SOFR 期權行權價是最活躍的期權之一。這是因爲通過 SFRH5 97.75/98.75 2x3 看漲期權價差在 Mar25 看漲期權中建立了大量鴿派頭寸,其中已形成約 80,000 的多頭頭寸。在最近的資金流入(包括 SFRZ4 96.00/95.75 1x2 看跌期權價差的买家)後,95.75 行權價中出現了額外頭寸增加,12 月 24 日看跌期權大幅上漲。
最活躍的 SOFR 期權執行價
SOFR 期權執行價前 5 名與後 5 名的每周淨變化
在截至 2025 年 6 月期限的 SOFR 期權中,95.50 執行價仍處於最高水平,大量 12 月 24 日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佔據該水平。最近有一些 12 月 24 日 95.50 看跌期權的直接买入增加了對該執行價的未平倉頭寸。過去一周,下跌活動也有所增加,包括 SFRZ4 95.625/95.50 看跌價差以 1 的價格买入 SFRZ4 95.5625/95.4375 看跌價差。
SOFR 期權未平倉合約
12 月 24 日、3 月 25 日和 6 月 25 日期限內未平倉 SOFR 期權頭寸前 20 名。
過去一周,爲對衝市場而支付的溢價在從前端到中期債券的範圍內繼續徘徊在中性水平附近,而幾周前,由於交易員期待市場繼續上漲,溢價飆升至看漲溢價。在曲线的長端,溢價开始上漲以對衝拋售,這體現在長期債券看漲/看跌價差的負偏斜上,因爲交易員預計曲线會更陡峭。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交易員加大對美聯儲的押注 認爲11月降息幅度難以預測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36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