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開盤,歐元/美元跌回近期震盪區間低位,失守 1.0600 關口,並回落至 1.0500,跌幅接近0.8%。美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好於市場預期,但仍低於 50.0 榮枯線處在收縮範圍,提振避險貨幣美元。
儘管歐洲央行數位官員將發表講話,但本週前半週歐洲經濟數據仍清淡。又一個非農就業報告週(NFP)籠罩著市場,週五將公佈美國淨增非農就業人數,整週還有大量勞動力和工資前瞻數據。
美國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上升,升至五個月高位 48.4,前值46.5,強於期值 47.5。儘管企業預期調查結果有所回升,但美國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仍處在50.0下方,處在收縮範圍,這意味著大多數企業經營者仍認為未來幾個月的整體製造業活動將出現下滑。
歐元/美元在看漲者回升勢頭消退後整理於 1.0500 附近。在觸及數年低位 1.0330 附近後,只有一週週線上漲。50 天和 200 天指數移動平均線 (EMA) 已確認看跌交叉,隨著 200 天指數移動均線遇阻 1.0840 附近,50日指數移動均線加速下行,接近 1.0700 水平。
歐元是屬於歐元區的19個歐盟國家的貨幣。它是僅次於美元的世界上交易量第二大的貨幣。2022年,歐元佔外匯交易總量的31%,日均交易額超過2.2萬億美元。歐元/美元是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貨幣對,約佔所有交易的30%,其次是歐元/日元(4%),歐元/英鎊(3%)和歐元/澳元(2%)。
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是歐元區的儲備銀行。歐洲央行設定利率並管理貨幣政策。歐洲央行的主要任務是維持物價穩定,這意味著要麼控製通脹,要麼刺激增長。它的主要工具是提高或降低利率。相對較高的利率——或者更高利率的預期——通常對歐元有利,反之亦然。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每年召開八次會議,製定貨幣政策決定。決定是由歐元區國家銀行行長和包括歐洲央行行長克裏斯蒂娜·拉加德在內的六個常任理事國做出的。」
「歐元區通脹數據以消費者價格協調指數(HICP)衡量,是歐元的重要計量經濟指標。如果通貨膨脹率高於預期,特別是高於歐洲央行2%的目標,歐洲央行就不得不提高利率以控製通脹。與其他國家相比,相對較高的利率通常會對歐元有利,因為它使該地區作為全球投資者投資的地方更具吸引力。」
發布的數據可以衡量經濟的健康狀況,並可能對歐元產生影響。GDP、製造業和服務業pmi、就業和消費者信心調查等指標都可能影響歐元的走向。強勁的經濟有利於歐元。這不僅會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還可能鼓勵歐洲央行提高利率,這將直接增強歐元。否則,如果經濟數據疲軟,歐元可能會下跌。歐元區四大經濟體(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經濟數據尤為重要,因為它們佔歐元區經濟的75%。」
「歐元的另一個重要數據是貿易平衡。該指標衡量的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出口收入與進口支出之間的差額。如果一個國家生產受歡迎的出口產品,那麼它的貨幣將純粹從尋求購買這些商品的外國買家創造的額外需求中獲得價值。因此,凈貿易余額為正會使貨幣走強,反之亦然。」
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ECB)是歐元區的儲備銀行。歐洲央行負責制定利率和管理貨幣政策。
歐洲央行的主要任務是維持物價穩定,即控制通脹或刺激經濟增長。歐央行主要工具是提高或降低利率。歐央行維持相對較高的利率水平,或維持將上調利率的預期--通常對歐元有利,反之亦然。
歐洲央行理事會每年舉行八次會議,做出貨幣政策決定。決策由歐元區各國銀行行長和包括歐央行行長拉加德在內的六名常任理事制訂。
歐元區通脹數據由消費者價格調和指數(HICP)衡量,是歐元的重要計量經濟學指標。如果通脹上升超過預期,特別是超過歐洲央行 2% 的目標,歐洲央行就必須上調利率,使通脹水平重新受到控制。
與同類國家相比,維持相對較高水平的利率通常會對歐元有利,因為這會使歐元區作為全球投資者的資金存放地更具吸引力。
經濟數據可以衡量經濟的健康狀況,並對歐元產生影響。國內生產總值、製造業和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就業和消費者情緒調查等指標都會影響歐元走向。
歐元區經濟強勁,有利於歐元。它不僅能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還可能鼓勵歐洲央行提高利率,這將直接提振歐元。反之,如果歐元區經濟數據疲軟,歐元很可能下跌。
歐元區四大經濟體(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經濟數據尤為重要,因為這些國家的經濟總量佔歐元區經濟總量的 75%。
歐元的另一個重要數據是貿易帳。這一指標衡量的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的出口收入與進口支出之間的差額。
如果一個國家生產的出口商品非常搶手,那麼該國貨幣就會增值,這完全是由於尋求購買這些商品的外國買家產生了進一步需求。因此,一國淨貿易差額為正值會使該國貨幣升值,反之亦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歐元未現買盤,歐元/美元回落至 1.05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43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