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好酒
中國白酒市場變換風雲,曾經輝煌的白酒品牌如今卻陷入尷尬之地,這些品牌因市場策略失誤、競爭加劇及未及時調整策略而衰退。其興衰史見證了中國白酒市場的變遷與品牌競爭。
各種品牌在這片土地上展露新角,各領風騷。然而現在,隨着時代不斷的變化演進和市場的選擇,曾經一些名噪一時的白酒,如今卻失去了往日的光環,甚至有些查無此酒,你還記得哪些品牌呢?
今天,就讓我們就來回顧以前那些白酒品牌。
01
白酒品牌
一、全興大曲
四川成都本土的的白酒,全興燒坊始建於清代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距今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全興大曲可是早在第二屆名酒評比中就被評爲了“老八大名酒”,後來在第四、第五屆又被評爲了國家級名酒呢!但它也是衆多名酒中混得最慘的,產品曾經一度在市場上不見蹤影。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連續好幾年銷售額都排在全國前十,甚至有一年銷售額還突破了十億!就衝着它國家級名酒的名號,產品那都是供不應求的。2001 年全興公司就推出了高端產品“水井坊系列”。
從2010年高端品牌水井坊分離收購後,市場較慘淡。自上糖集團入住13年後,如今在奮力復興品牌之路上。
二、董酒
董酒名聲大噪,更是开創了白酒的一大香型——董香,抗日战爭時期,浙江大學曾經西遷遵義。浙大教授學者們正式提議取名爲董酒,是非常有傳奇色彩的品牌,曾連續四屆的國家級名酒。
董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以前,其獨特的釀造工藝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成爲中國白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八大名酒之一,也是特級國密,酒類保健的鼻祖了,但自從1993年頒布了《瀕危……》對其影響非常大,加之內部掌舵人的去世,企業經營出現問題,振業集團的接手沒有延續董酒的獨特品類,反而迎合市場推出了濃香型白酒。而這個賽道的賽道有五糧液、瀘州老窖等頭部品牌,以國密董香爲品牌價值核心的董酒難以站穩。
三、黃鶴樓&雙溝大曲
黃鶴樓是南派清香酒的代表白酒,而雙溝大曲這個品牌是江淮酒派的濃香白酒的代表。爲什么要把這兩款不同的酒放在一起呢?那是因爲他們有幾點共同之處:
1 .這兩款酒都是連續兩屆的國家級名酒;
2 .同被國家級名酒收購。2011年洋河收購了雙溝酒業,2016年古井貢酒收購了黃鶴樓酒業。
黃鶴樓酒 香氣濃鬱、口感醇厚。
雙溝大曲 的口感特點是香氣濃鬱、味道醇厚、酒體協調、柔和順滑、回味悠長和酒精度高。這些特點使得雙溝大曲成爲了中國白酒市場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线。
在清香酒行業,有“南樓北汾”的說法,黃鶴樓酒還是湖北省唯一的國家級名酒呢。對於老一輩的武漢人來說,辦酒席少不了黃鶴樓酒。不過放开名酒定價權後,黃鶴樓酒由於自身技術和管理跟不上市場,發展就進入了低潮期。2003 年黃鶴樓酒業被武漢天龍公司收購後,發展也是一波三折。
四、文君酒
文君酒的文化歷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西漢時期,始於明朝萬歷年間,由寇氏燒房始創,清朝康熙年間,寇氏燒坊被余氏兼並,並在其基礎上不斷改進,至今,延續着四百多年的手工制曲工藝和釀造技藝。
“甜潤幽雅,蕴含衆香”文君酒的“甜”主要來自於自然發酵中產生的香味成分的和諧搭配,這種甜並不是糖分的突兀,而是源自於酒體的細膩與平衡;“潤”的特性體現在酒體的柔順上,不帶有一般烈酒的刺激,而是如絲般的順滑,醇厚而不失細膩,讓品嘗者在享受中感受到滿足; “幽雅”一詞則是描繪了文君酒的優雅氣質,它在口中輕輕滑過,如同一首無聲的詩,讓人在品飲中感受到一種難以言表的寧靜和飄逸,飲後留下一種清新、淡雅的余韻,此外,文君酒還巧妙地融合了白酒傳統五香的精華,同時還加入了豐富的花香和果香,幾種香味自然融洽,讓人回味無窮。
文君酒,曾經高端白酒的代表!
從文君酒,曾經高端白酒的“代表”中,便能窺見一切。在文君酒爆紅的年代,它比茅五瀘的價位還要高,是不少有錢人眼中的飲酒首選,也是有心人的辦事利器。那時候,每天來自五湖四海想要購买文君酒的人,絡繹不絕。甚至文君酒廠前的大街,都被壓壞了數次。
原本名望、酒質都處於巔峰的文君酒,對於1988年的全國評酒會,在自己看來,甚至在廣大酒友看來,都是十拿九穩的事情。但令所有人意外的是,文君酒落選了!甚至在臨近頒獎時,傳出了文君酒負責人退出評酒會,拒絕領獎的消息,令衆人譁然!接着就是四起的流言:評酒會,有問題。有人說文君酒原本能拿“中國名酒”金獎,但是被它人捷足先登,文君酒痛失獎項後,毅然退賽。這次的退選,是文君酒走下坡路的起點。
品牌之路堅持何其艱辛,從輝煌到黯淡很是傷感,時代的浪沙總有一些新品牌上岸,老品牌沉寂,亦如人生有沉有浮,堅守本心萬物歸心即是方向。如今很多老品牌也走上了復興之路,誠然艱難,但我們希望這些老品牌能浴火重生 再創輝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文君淳漿|這些跌落神壇的白酒品牌,你還記得嗎?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44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