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消暑降燥,夏天該喝什么茶?細說建陽白茶

消暑降燥,夏天該喝什么茶?細說建陽白茶

by admin - 2023-06-19 71 Views

一進入六月份,北京是越來越熱了,但雪糕冷飲總是要適可而止,一旦貪涼積食就得不償失了。真想消暑降燥,還得說是喝茶。筆者小時候,生活在南城的四合院裏。那時夏日的午後,祖父總要沏上一壺釅釅的花茶。大家在小院兒的樹陰涼兒裏一坐,趁熱一杯接着一杯地喝,直到出了一身透汗,真是甭提多舒服了。

在衆多名茶之中,要論起消夏祛暑的功效,那還要首推白茶。百年以來,白茶主銷陣地是港澳台,其次是新加坡、馬來西亞。白茶性清涼,退熱降火,祛暑解渴,均有奇效。因此,越是熱的地方,白茶銷路越好,越是熱的天氣,白茶銷量越高。筆者在北京人民廣播電台主講了六年茶文化直播節目,經常遇到市民朋友們提問:夏天該喝什么茶?我一律要答:白茶。

作者自藏 上世紀七十年代白茶出口包裝

大致十年前开始,白茶逐漸被更多省份的愛茶人所熟知。尤其是閩東的福鼎白茶,質量優異價格親民,充當了白茶產業領跑者的角色。應該說,在白茶的推廣上福鼎確是首功一件。可其實,中國白茶的傳統茶區不止福鼎一處。陳宗懋主編《中國茶葉大辭典》“白茶”條目中明確寫道:“白茶,基本茶類之一。表面滿披白色茸毛的輕微發酵茶……主產於福建福鼎、建陽、政和、松溪等地。”

既然福鼎已經打开了白茶的市場,那么隨後建陽、政和、松溪等傳統產區便應該緊隨其後打开銷路。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就拿建陽的白茶來說吧,如今仍屬於冷門小衆茶。可其實建陽茶區是中國白茶最傳統的產區之一,其制作白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間。前不久,建陽的漳墩鎮還獲評爲中國小白茶之鄉。趁着炎炎夏日,筆者就將多年來收集的文獻檔案與在建陽茶區的見聞相結合,來爲京城愛茶人聊一聊這款冷門的建陽白茶。

建陽與南坑

建陽,到底在哪呢?這地方處於閩北,周遭都是產茶區縣。它的北面,是大名鼎鼎的武夷山市。它的南面,是水仙起源的建甌市。它的東面,毗鄰着白茶的另兩個產區政和縣與松溪縣。

福鼎,歸屬於閩東的寧德市。建陽,歸屬於閩北的南平市。福鼎靠海,建陽環山,地理風貌各有不同,制出的白茶風味自也不同。

說清了位置,再來梳理歷史。建陽白茶的出現,並不晚於福鼎白茶。根據林今團《建陽白茶初考》(原載於1990年10月《福建茶葉》)一文中寫道:“1990年74歲的肖烏奴和同村同年人饒太榮兩位老茶農反映,白茶是肖蘇伯(肖烏奴的曾祖父)和肖佔高的父輩創始的。肖蘇伯年輕時即曾販運白茶到廣州。”

展开全文

這個肖氏家族是當地的茶商世家,上文中提到的肖佔高有“太學生”頭銜,死後墓葬規格較高。他的墓石刻文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時仍清晰可見,上有“道光壬寅二十二年九月X日立”(公元1842)的字樣。又知,肖佔高享年七十歲。由此可以揣測,肖氏兄弟年輕時到廣州販賣白茶的事情,大約發生在清乾隆五十七年至嘉慶七年(公元1792-1802)之間。如果當時的白茶已經是可以暢銷廣州市場的成熟商品,那么建陽白茶工藝創制的時間便不會晚於上述的年份。

建陽白茶,很可能創制於清代乾隆晚期。以此推斷,建陽很可能是最早制作白茶的茶區。但翻查歷史資料,建陽白茶的名字卻罕有出現。不是建陽白茶不火,而是與地理名稱的變化有關。最早的建陽白茶,創制於建陽縣漳墩鄉桔坑村南坑片。這裏產的白茶,便稱爲南坑白。

南坑這個地方,自北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起至清末均屬於建州(建寧路、府)甌寧縣紫溪裏。民國二年(公元1913),建安、甌寧合並爲建甌縣,南坑仍屬於紫溪裏。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水吉特種區成立。兩年之後,又成立了水吉縣。產白茶的南坑,歸屬於水吉縣漳墩鄉南坑保。新中國成立之後,南坑歸屬於水吉縣第六區南坑鄉。這裏產的白茶,便也稱爲水吉白。有些老資料上,羅列白茶產區時也有水吉縣,原因即在於此。1956年秋,水吉與建陽合並爲建陽縣。白茶的產區南坑,正式歸屬於建陽縣。歷史上的南坑白茶與水吉白茶,便都叫建陽白茶了。

小白與大白

建陽產的白茶,最有特色的即是小白。何爲小白?這就牽扯到了中國白茶的分類方式。目前常見的分類方法,將白茶分爲白毫銀針、白牡丹和壽眉,這是以採摘等級爲劃分標准。若是按照茶樹品種來區分,則分爲大白、小白和水仙白。

所謂大白,即是用福鼎大白、福鼎大毫、政和大白等樹種制作的白茶。因條索肥碩壯實,因此佔了一個“大”字。所謂小白,即是用菜茶品種制作的白茶。因條索緊結纖細,所以佔了一個“小”字。所謂水仙白,則是用水仙茶樹品種加工的白茶。

對於飲茶人來說,大白、小白與水仙白的口感可謂是各有千秋。對於制茶人來講,則一定會選擇大白。原因何在呢?首先,大白茶樹品種,茶園利於管理,茶青便於採摘。其次,大白茶樹品種,產量更高,千芽重遠勝於小白。更爲誘人的是,大白茶樹品種做出的白茶更加肥壯可愛。即使是不懂茶的人,看到大白做的銀針或是牡丹,也一定會心生青睞。

於是乎,如今的福鼎與政和兩地,主流的白茶都屬於大白。其實就筆者在產區的了解,當年福鼎也做不少以菜茶爲原料的小白。但小白既不如大白產量高,更不如大白賣相好,便都砍掉種福鼎大毫茶了。事到如今,想再在福鼎看到一片菜茶的茶園已經絕非易事。菜茶的沒落,不知算不算福鼎白茶產業騰飛的濫觴呢?

絕沒有貶低大白茶的意思,只是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

壽眉與貢眉

選購福鼎白茶,可以關注“壽眉”這個品類。要是想嘗試建陽白茶,不要錯過“貢眉”這個花色。隨着福鼎白茶的升溫,壽眉已很常見。但是建陽貢眉不火,所以貢眉還顯得有些神祕。壽眉與貢眉,到底有什么關系?又有什么區別呢?這還要從建陽白茶產品名稱的流變聊起了。

林今團《關於貢眉白茶》(原載於2015.03《中國茶葉》)一文中,記載了一段珍貴的採訪資料:“通過建甌茶廠70多歲的老茶人向2013年86歲的李思源和87歲的黃茂德兩位老茶師了解。李於1953年進廠,黃於1954年進廠。兩位老人一直在茶廠的茶葉審評室任茶師。黃茶師說他一進廠就有‘貢眉’這個品種。李茶師說‘貢眉’是1953年由省農林廳安排生產的,原料就是原來加工‘壽眉’的小白茶。”

通過上述口述史料可知,其實貢眉創制於1953年前後,就是特指用“小白茶”(即菜茶)這種茶樹品種加工的壽眉。由於建陽茶區菜茶種植面積大,所以久而久之也就以生產貢眉而聞名茶界了。

這裏還有個問題,建陽白茶又爲何在建甌茶廠生產呢?原來在1951年時,福建省茶業公司在閩北設立建甌和政和兩個茶葉精制廠。次年,水吉縣所產白茶和烏龍,就都交付給建甌茶廠加工。直到1979年起,建陽茶廠才开始自己生產白茶。計劃經濟時代,一切聽從主管部門安排,這便是那個時期茶葉生產的特殊背景了。所以李、黃二位老人口述的歷史,正是建陽白茶在建甌茶廠精制加工的時期。

爬梳史料,水落石出。貢眉,以建陽爲發祥之地。建陽,以貢眉爲代表產品。這裏多說一句,如今有商家宣傳說貢眉白茶是進獻皇帝的貢品,這純屬於望文生義的無稽之談。

高產與低產

現如今建陽白茶產業,遠沒有福鼎或政和紅火。根據蔡金龍《建陽白茶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原載於2018年第02期《福建茶葉》)一文的數據顯示,目前整個建陽地區,產白茶的鄉鎮只有漳墩一個。茶園面積1000公頃,白茶產量僅有0.1萬噸。根據中國新聞網2018年5月的報道,福鼎白茶的年產量爲1.37萬噸。建陽白茶的產量,還不到福鼎白茶產量的十三分之一。

試想一下,如果市場需求量很大,建陽白茶自然會擴大生產規模。現如今產業萎縮,可見建陽白茶並不好銷。究其原因,蔡金龍在文章中分析道:

“建陽區漳墩鎮作爲建陽白茶生產僅存鄉鎮,當前生產白茶的茶樹品種主要是武夷菜茶有性系群體種,遺傳變異明顯,制成小白茶成品後具有鮮爽度高,回甘清冽的優點。其條形松散,大小和色澤一致性較差,外形不美觀,對建陽白茶商品推廣和品牌的打造起到了減分的作用。”

一言以蔽之,以武夷菜茶爲原料制作的建陽小白,好喝但不好看。在以貌取茶的今天,建陽白茶自然是只能留給尊重茶湯的人來欣賞了。

今年的三伏天,您要不要試試小衆的建陽白茶呢?

(原標題:細說建陽白茶)

來源:北京晚報 | 作者 楊多傑

流程編輯:U016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消暑降燥,夏天該喝什么茶?細說建陽白茶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50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