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科技+健康”雙擎驅動 稻香村集團特色風味食品全國开花

“科技+健康”雙擎驅動 稻香村集團特色風味食品全國开花

by admin - 2023-06-30 64 Views

日前,在中國特色風味食品產業峰會上,玫瑰鮮花餅、牡丹鮮花餅、西施山藥冰糕、酥餅(百果)、芝麻酥糖等多款稻香村糕點入選《中國特色風味食品標志性產品名錄》,稻香村傳統糕點制作技藝第六代傳承人艾滿入選《中國特色風味食品制作技藝傳承人名錄》。

展开全文

據了解,1773年始創於蘇州的稻香村,是經原國內貿易部和商務部先後評審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向來被茶食糖果行業公認爲“稻香村”正宗之源,到今年已經傳承發展兩個半世紀。從250年前蘇州觀前街的一家茶食糖果店,到如今聞名中外的大型現代化食品企業集團,稻香村集團已經成爲中國糕點行業的龍頭企業、中華老字號創新發展的標杆之一。

特色風味糕點全國开花,“科技+健康”賦能稻香村創新發展

近年來,除了更好地傳承發展傳統糕點制作技藝,稻香村持續進行技術創新,不斷將中式糕點制作技藝與現代食品生產技術工藝合理結合,推出多款深受市場歡迎的特色風味糕點。

此次入選《中國特色風味食品標志性產品名錄》的稻香村糕點中,芝麻酥糖爲蘇州傳統茶食,制作歷史已經數百年,在國內外市場都久負盛名;酥餅(百果)是稻香村在傳統中秋月餅基礎上的延續及創新,結合當下市場需求,在外觀精致、代餐功能強、獨立密封便於攜帶等方面進行優化升級,經過嚴格的原材料篩選,採用特殊工藝配比而成,甜香酥脆、口味豐富,讓時令糕點突破季節限制,成爲日常可選擇的休闲食品之一。

牡丹鮮花餅所用的丹鳳牡丹花瓣選自“中國牡丹之都”菏澤盛產的牡丹,制作成的牡丹鮮花餅酥皮層次分明,口味酥松綿軟、花香濃鬱。稻香村牡丹鮮花餅經過幾代師傅的調制,依托江南大學先進的食品科技配比,糖度比市面上的各種牡丹糕點更讓人接受,符合現下低糖低脂的健康飲食理念,產品一經上市,深受市場好評。

玫瑰鮮花餅所用重瓣紅玫瑰花瓣選自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定陶黃店玫瑰”,制作成的玫瑰鮮花餅花香沁心、口感酥軟、甜而不膩。

稻香村鮮花餅系列在保持傳統清水玫瑰餅、牡丹餅柔軟脣口感的同時降低了甜度,從而降低卡路裏的攝取量,讓消費者在體驗美食的同時不必爲攝入過多熱量擔憂,符合現代人健康飲食觀念。

另外一款特色風味食品是選用“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陳集山藥制作而成的西施山藥冰糕,這是在稻香村綠豆冰糕的基礎上,結合新工藝改良研制而成,原料富含微量元素,產品口感細膩、味道香甜、香味濃鬱,食用後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平補脾胃、藥食兩用的健康美食。

除了此次入選《中國特色風味食品標志性產品名錄》的糕點,稻香村還有多款創新風味食品已經在消費者群體中獲得較高的認知度與美譽度。

在江南地區,稻香村將蘇州最具影響力的地理標志產品碧螺春與蘇式糕點相融合,創新推出新潮蘇式茶點——碧螺春茶酥,讓蘇州這兩張城市“名片”在舌尖上完美融合,成爲爆款網紅單品,今年前五個月,累積售出近20萬塊;在東北地區,稻香村與時俱進地增加更具東北特色、適合東北地區消費口味的缸爐、爐果、長遠糕等系列產品;在西南地區,稻香村推出的青稞餅、辣食等,受到雲貴川藏等地消費者的歡迎。

發揮行業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的特色風味食品不僅是中國優質的美食瑰寶,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和物質財富。

今年4月,工信部等11個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作爲政府部門首次明確提出推動“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地方特色食品產業”振興的文件,《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挖掘地方特色食品歷史淵源,衆多歷史特色鮮明的老字號食品企業迎來重大政策利好。

如今,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已成爲食品工業重要發展載體和關鍵增長引擎。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優質、營養、美味、健康、具有獨特歷史文化傳承的食品需求更加強烈,加快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不僅能夠更好滿足人民群衆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對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實現共同富裕也具有重要意義。

據報道,稻香村集團發揮行業龍頭企業帶動作用,積極參與鄉村振興,通過產業帶動與技能驅動,採取“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在山東菏澤等地帶動當地玫瑰、牡丹等特色產業實現規模化、優質化、綠色化發展,並开發出牡丹鮮花餅、玫瑰鮮花餅、西施山藥冰糕等地方特色產品,實現了企業增效、農戶增收、就業增加、經濟增長的多贏局面,爲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被評爲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科技+健康”雙擎驅動 稻香村集團特色風味食品全國开花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59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