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茶葉在19世紀是全球性商品

茶葉在19世紀是全球性商品

by admin - 2023-07-31 57 Views

漢代以來,鹽鐵是政府專賣。唐宋改爲鹽茶。茶葉的特殊性在於,國內消費穩定,產量和價格受外部少數民族的需要和中央政府的特殊需要。自宋到清初,沒有特別大的變化。康熙年間,茶葉向歐洲出口,出口量增加。

傳統茶馬貿易

官茶和商茶是貯邊易馬,在邊疆用茶換取馬匹,有战略意義。清初對战馬的需求大,邊疆少數民族對茶葉需求大,茶馬貿易不僅滿足軍隊對馬的需求,也能達到政治和經濟的羈縻。清初,延續明朝的茶馬制度,但每年貿易馬匹2000左右,與明上萬相比,已經很少。明時的邊疆,在清朝已經成爲內地,清朝在北方开闢牧場,提供馬匹,對邊疆馬匹需求大減。邊疆對茶葉需求並沒有少,茶商彌補了,促進茶葉市場的發展。

陝西茶商在清初在西北處在壟斷地位,陝商將四川、陝西、湖北等地茶葉銷往西北西南。陝商壟斷了四川的邊茶貿易,西藏地區被壟斷。晉商從安徽、湖南、福建販運茶葉到俄羅斯。徽商茶葉在北方大受歡迎,京津地區徽商佔比高。晉商從陸路向俄羅斯出口茶葉。乾隆年間,將茶葉貿易限制在恰克圖(今蒙古境內),18世紀,茶葉超過棉布和綢緞成爲中俄貿易的首要商品。

茶葉的國際貿易

17世紀初從海陸向西方出口。荷蘭首先發力,將中國茶運往英法德美。早期在印尼的巴達維亞進行貿易,中國商人運到巴達維亞,荷蘭運往歐洲,後直接和中國貿易。

整個18世紀,茶葉都是重要商品。最低貿易佔比爲60%,高則85%。19世紀以後,英國接管荷蘭的貿易。茶葉是英國商人盈利最多的商品。其他國家也從中國進口茶葉,又賣給英國,18世紀英國的茶葉稅高達100%,走私獲利。1784年,稅降到12.5%,導致其他國家販賣給英國無利可圖。1785年,英國壟斷了茶葉貿易。

五口通商後,茶葉仍舊是大項。1840-1860年,中國幾乎是茶葉的唯一生產國和提供國。

展开全文

中國茶的落寞

1876年後,中國茶葉出口不景氣,因印度、錫蘭和日本茶葉出口,中國茶量價齊跌。

1886年茶葉出口達到歷史高峰,隨後急劇下滑。因爲印度、日本茶葉出口增加,搶了中國份額。越來越多的英國人喜歡印度茶,華茶不受喜愛。

中國茶生產和管理落後。印度阿薩姆地區的茶園大面積經營,產量高,品種優。英國人先選用中國茶,後發現印度本土茶更好,不再引進中國茶種,一开始學習中國種山上,後來發現在肥沃的平地也可以種植,質量更好。中國還是農民種在不適合種莊稼的地方,零散,讓其自由生長。茶樹種植周期長,農民無法適應市場需求波動,產量大,但還是零散種植。

茶葉質量不穩定。分散種植,缺乏統一標准,運輸緩慢,阿薩姆用現代交通工具,保證了時效。中國茶摻雜假貨,影響了口碑。以致華茶比印度茶價格低25%,成爲充數之物。

茶葉後期加工落後。印度茶因工業的引入而質量穩定,加工速度快,價格低,中國還是人力。

當時的茶葉主要是英國有很大的需求,是买方市場,因印度錫蘭和日本茶葉的加入,唯一性沒有了,而海上交通、通信技術的發展,俄國不再通過恰克圖進行茶葉貿易,而是通過蘇伊士運河地中海貿易,市場由恰克圖遷到漢口。通信技術讓倫敦可以及時掌握需求,中國沒有因時而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茶葉在19世紀是全球性商品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80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