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來石家莊遊玩最不可錯過的五碗風味面,體驗一樣面百樣喫的歷史

來石家莊遊玩最不可錯過的五碗風味面,體驗一樣面百樣喫的歷史

by admin - 2023-09-04 62 Views

人們習慣把愛喫面的人稱作“面友”們多少對山西面食有“一樣面百樣做,一樣面百樣喫”的歷史,了解一些,但要提起石家莊這五碗代表性風味面條來,相信喫全了的不多。

其實,石家莊作爲小麥豐產區,同樣有一樣面百樣喫的習俗,現在就來介紹一下,來石家莊遊玩最不可錯過的五碗風味面,它來自不同的縣區。

(一)半斤半牛肉面

半斤半牛肉面,名字叫得特別有意思。意爲半斤生面、半斤生肉做成的一碗湯面。它是石家莊新樂市區裏的老品牌風味拉面,喜歡面食和牛肉的喫貨們可以來這裏大快朵頤。這款地方名喫,源於新樂唯一的民族鄉彭家莊回族鄉。

展开全文

半斤半牛肉面始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最早爲馬氏一家、王氏一家,後發展爲當地特色主食。半斤半牛肉面,面條爲手工制作,肉滷沿用回族特色制作方法,面條筋道,滷肉質嫩,滷汁鮮美,經濟實惠,贏得人們的廣泛認可。

(二)核桃園拖刀面

核桃園拖刀面爲石家莊井陘地方名喫。流行在井陘核桃園村一帶,因工具獨特,技法獨特,2009年,核桃園拖刀面制作技藝入選石家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拖刀面的特色在於切面的工具,是一種特制大刀。這種刀,長約60釐米,由刀槽和刀片組成,刀槽的一頭是刀把,另一頭彎下來,在底端鑄成一個圓形平托。因大刀太沉,拿不起來,切面時需握住刀把,來回拖動,故名拖刀面。拖刀面粗細均勻,如機器切出來一般。

拖刀面的制作工序由配料、和面、擀面、切面四個步驟組成。配料選優質小麥面粉,按比例加入水和食用鹼、鹽。加鹽和鹼是爲了面條口感脆爽筋道。拖刀面特點是:硬中帶柔、柔中有筋,久煮不爛,口感極佳。當地有句順口溜:“到了核桃園,要喫拖刀面,不喫拖刀面,等於沒喫飯”,可見當地人對拖刀面的喜愛程度。

(三)靈壽醃面

爲石家莊靈壽縣傳統地方風味美食,如今已經在石家莊各地遍地开花,僅我們趙縣的靈壽醃面館就不下四家。醃肉面以小麥精粉、醃肉爲主料。面條是地道的手擀面,口感韌性十足。醃肉是當地特產,有一種獨有的鹹香味。

醃肉是靈壽醃肉面的靈魂,做法是臘月裏准備上好的豬肉,在冰天雪地稍凍,大鍋燒熱後將肉清洗幹淨,放到鍋裏加鹽和煮肉專用的調料煮到八成熟。开鍋前添加硝鹽,上糖色,再放入油鍋炸。炸好後放入幹淨大甕裏,一層肉加一層大鹽粒子,之後將甕放到避光陰涼處,幾個月後再喫。醃肉風味獨特,香而不膩。醃肉面是將傳統手擀面煮熟,將醃肉加土豆、山區特有的豆角、粉條一起燉制成菜,澆在沸水出鍋的手擀面上。

(四)贊皇肥腸面

石家莊贊皇的肥腸面也是從農家的家常面演變過來的。肥腸就是豬大腸,首先把大腸用醋等洗幹淨,放入作料煮熟,切成一環一環的,再用花椒、大料、小茴香、蔥姜、食鹽烹好,澆在煮熟的手擀面上,一碗肥腸面就做好了。

肥腸澆面這種喫法具有樸實的農家風味,因爲農家人盼一年,就盼過年殺了豬,實實在在地喫上碗肥腸面解解饞。

(五)北蘇袁家餄餎

石家莊無極縣特色小喫之一,傳承近百年。北蘇袁家餄餎用純蕎麥面制作,2014年入選石家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純蕎麥保質期短,但絕對新鮮,湯清香可口,面筋道爽滑。一碗餄餎點上香油鋪上香菜,澆上肉塊和黃豆,色彩分明,青山綠水更像一件藝術品。

一碗餄餎端上桌,色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餄餎滑爽,入口有勁,碰牙即斷,越嚼養麥的香味越濃。喫餄餎最好配純正的缸爐燒餅,密密麻麻的芝麻披在燒餅上,咬一口酥脆掉渣。一個燒餅搭配一碗餄餎,讓人喫得口留余香。

可以說餄餎面覆蓋在石家莊全區域,各縣市都很流行,欒城東關、趙縣範莊、藁城耿村以及元氏驢肉餄餎等也獨具特色,餄餎滷更是百花齊放,可圈可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來石家莊遊玩最不可錯過的五碗風味面,體驗一樣面百樣喫的歷史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87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