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逐漸變涼,有些人會出現身體上的種種不適。特別是老人或一些胃病患者,秋涼的刺激會使胃病復發,重症還會引起胃出血、胃潰瘍等並發症。另外,秋天氣溫多變,腸道細胞感染和胃腸功能紊亂常造成秋季腹瀉增多。因此,立秋後,應順應時令,重視飲食養生之道。
一、秋季飲食應防燥護陰、滋腎潤肺。秋天爲收獲的季節,上市的蔬菜、瓜果品種較多,人們宜食花生、泥鰍、白鴨肉、山藥、白木耳、桔子、梨、紅棗、蓮子、葡萄、甘蔗等柔潤之品。秋季幹燥,容易出現諸如皮膚幹燥、皸裂和口角炎等症,此時,應多喝开水、淡茶、牛奶、蜂蜜等。
二、秋季進補宜滋陰潤燥。如感到口鼻幹燥、咽幹喉痛,說明燥氣消耗人體之津液。津液既傷、滋補津液就是秋季常用的補法。秋燥引起肺虛時,可用百合、薏米仁、蜂蜜等益補肺氣;引起肺陰虛證象時,可用核桃肉、雪梨、藕汁及牛奶、麻仁、海參、雞肉等分別滋養。
三、秋季飲食要有“御寒”的功效。特別是深秋,人們可通過飲食增加熱能的供給,多喫雞、魚、肉、蛋、豆制品以及新鮮蔬菜、水果、幹果等富含高蛋白、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易消化的食物。
四、秋季飲食還應注意防病。秋季涼爽,人體食欲大增,暴飲暴食使胃腸負擔加重,功能紊亂,特別是秋季晝夜溫差較大,腹部着涼後容易引起胃腸道疾病。因此要注意食品的衛生,防止“病從口入”。
秋季是一個“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尤其在秋分以後,秋主收的特點更爲明顯,陽氣、陰津等都要進入收藏、收斂的狀態,爲冬季做准備。養生防病要根據季節變化作出相應的調整。在民間素有“秋補”的習俗,但進步不可亂補,進補也有應注意的禁忌。
忌無病亂補
無病亂補,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忌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
保健養生雖然不像治病那樣嚴格區別,但起碼應將用膳對象分爲偏寒偏熱兩大類。偏寒者畏寒喜熱,手足不溫,口淡涎多,大便稀爛不成形,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細。偏熱者,則手足心熱,口幹,口苦,口臭,大便幹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脈數。若不辨寒熱妄投藥膳,容易導致“火上加油”。
忌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爲“多喫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血壓升高;過服維生素C,可致惡心、嘔吐和腹瀉。
忌凡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喫多喫,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而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誘因。飲食清淡也不是不補,尤其是蔬菜類更不容忽視。現代營養學觀點認爲,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忌以藥代食
藥補不如食補。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許多食物也是有治療作用的。如薺菜可治療高血壓;蘿卜可健胃消食,順氣寬胸,化痰止咳;山藥能補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紅棗、扁豆、藕等也都是進補的佳品。
忌重“進”輕“出”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葷腥,餐餐大油膩,這些食物代謝後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需及時排出,而生活節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無規律甚至便祕。故養生專家近年來提出一種關注“負營養”的保健新觀念,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亦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忌恆“補”不變
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專服某一種補品,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偏食”“嗜食”,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爲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髒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需要全面地系統地加以調理,而且不同的季節,對保健藥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調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恆補不變,一補到底。(劉維新、曹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秋季養生有7忌,秋季膳食喫出健康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93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