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專家頻道 爲什么說特朗普引發的金融危機將是對比特幣的真正考驗

爲什么說特朗普引發的金融危機將是對比特幣的真正考驗

by 金色精選 - 2024-07-26 25 Views

作者:Eurointelligence聯創Wolfgang Münchau,DL News;編譯:白水,金色財經

有一個關於鮑裏斯·葉利欽採訪的古老故事,採訪者要求葉利欽用一個詞描述俄羅斯經濟的前景。

“好”,葉利欽說。採訪者不習慣政客會聽從指示的想法,於是回過頭來,要求用兩個詞來描述前景。

“不好”,葉利欽反駁道。

這就是我對唐納德·特朗普和比特幣的看法。

它既好,又不好。

比特幣的內在矛盾在於,在某種程度上,它是防止金融危機的保險,但它的成功要歸功於金融繁榮。

同樣的矛盾也適用於特朗普的影響。

通貨膨脹和美聯儲

特朗普的政策將導致通脹。

我認爲他將採取的兩項最重要的變化不是貿易關稅,而是美元貶值和對美聯儲施加政治控制。

他無法廢除美聯儲的正式獨立性,但他可以堅持要求徵求意見。

我們生活在一個財政主導的時代,各國央行的行動自由受到政府的限制。

即使是最有獨立思想的美聯儲主席也無法成功對抗特朗普。

無論如何,傑羅姆·鮑威爾的主席任期將於 2026 年結束。如果當選,特朗普將有能力任命他的繼任者。

美聯儲實現通脹目標的難度比許多人想象的要大。

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持續的地緣政治分裂和西方人口老齡化將繼續帶來通脹壓力。

更高的關稅將推高價格,減少貿易(其他國家將採取報復行動),從而影響全球生產力增長。

不同的世界

認爲特朗普第二任期是特朗普第一任期的翻版是自滿的,無論是從他會做什么還是對經濟的影響來看都是如此。

在他的第一個任期內沒有出現全球通脹衝擊。

我們生活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中。

如果你在今天的世界上釋放特朗普經濟學,我預計結果將是一個通脹的繁榮——蕭條周期,並可能造成巨大的金融不穩定。

在這樣的環境下,比特幣的美元價格很有可能像 2021 年那樣暴跌。

到目前爲止,比特幣並不是對衝通脹的良好工具。

我並不是說這種情況會一直如此,但目前我看不出比特幣的價格對美元通脹的反應會像 2021 年那樣不同的任何理由。

金融危機的風險大於一切。

但僅憑這一觀察並不能回答這個問題。

從長遠來看,特朗普可能最終會爲加密貨幣行業帶來好處,這恰恰是因爲他的經濟政策。

對法定貨幣貶值的理性恐懼構成了將比特幣視爲系統性對衝的正當理由。

我個人喜歡將比特幣視爲一種期權,一種資產,如果我們以美元爲基礎的金融體系出現問題,它賦予我進行交易的權利。很難給這個期權定一個價值。

它就像一個二元期權,其價值要么接近標的資產的價值(即世界貨幣總量),要么接近零。

因此,這個期權的價值應該與系統性風險的認知相對應。

我認爲我們的法定貨幣體系發生深度危機的可能性非常高——但我無法預測時間。

特朗普的政策增加了這種風險,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對比特幣有利。

如果人們开始擔心美元本身的未來,軟監管和美元貶值的結合可能會將比特幣的價格推高到我們迄今爲止所見的任何水平。

不一致的評估

我對特朗普對比特幣影響的評估似乎不一致,這只不過是比特幣作爲普通風險資產與比特幣作爲保險或期權之間根本矛盾的鏡像。

現在,我認爲前一種觀點佔了上風。 在 2021-2023 年通脹時期,投資者相信通脹上升是暫時的。

這仍然是共識。

投資者也不擔心經濟制裁對美元作爲全球貨幣的影響,也不擔心七國集團最近同意爲資助烏克蘭战爭而對俄羅斯資產進行突襲的影響。

如果這種看法發生轉變,那么市場的基本動態就會發生變化。

如果到下一個通脹周期時,比特幣被視爲一種相對安全的價值存儲手段,那么就沒有理由期望投資者會對通脹上升做出與 2021 年相同的反應。

我們還沒有到那一步。但我們會的。

比特幣作爲對衝工具?

在投資者將比特幣視爲對衝工具之前,我們很可能會看到 2021-23 年周期的一次或多次重復。即使特朗普在美元貶值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這也不會立即改變世界。

現在沒有其他貨幣可以取代美元成爲全球貨幣。

比特幣無法取代美元和美聯儲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多重角色。

必須建立某種形式的全球金融架構,無論是加密貨幣還是其他形式。

就目前而言,金融危機的風險大於一切。如果當前的資產價格泡沫破裂,我非常懷疑比特幣能否維持接近當前估值的水平。

許多投資者將不得不撤出多類風險資產以滿足追加保證金要求。

我的基本觀點是,特朗普將進一步推動我們走向金融危機,這在短期內對比特幣非常不利,但從長遠來看可能對加密貨幣行業非常有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爲什么說特朗普引發的金融危機將是對比特幣的真正考驗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29439.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