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養生美食 “牛奶性寒,體寒的人喝了會傷脾胃”?

“牛奶性寒,體寒的人喝了會傷脾胃”?

by admin - 2024-11-03 15 Views

“牛奶性寒,體寒的人喝了會傷脾胃,拉肚子”

網上有人說:“牛奶性寒,體質寒涼的人不宜飲用,喝了會胃痛、拉肚子”,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

流言分析

並非如此。

古人對食物在人體內部的具體消化過程了解有限,從經驗角度認爲“喫了涼的東西,肚子會不舒服“,所以覺得“牛奶性寒”。但其實所謂的“牛奶性寒”,可能只是乳糖吸收不良的反應,也有部分人是A1β-酪蛋白不耐,只要挑選適合自己的產品就行。

一直以來,牛奶都是公認的優質營養源,物美價廉易得。不過,關於牛奶,網上又有一些傳言:“牛奶是寒性的”“牛奶溼氣大”“牛奶傷脾胃”,證據是有很多人喝了牛奶會拉肚子。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所謂“牛奶性寒”

可能只是乳糖吸收不良的反應

古人對食物在人體內部的具體消化過程了解有限,在觀察中發現有人喝完牛奶後常常會出現腹瀉等腸胃不適的症狀,從經驗角度認爲“喫了涼的東西,肚子會不舒服“,所以覺得“牛奶性寒”。

20 世紀中葉以來,科學家們开始注意到不同人群中存在的乳糖消化問題,他們發現乳糖酶活性在不同個體和不同年齡段之間存在差異。

具體來說,人體想要分解乳糖,需要依靠乳糖酶,但對於許多成年人,乳糖酶的活性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降低。當乳糖酶活性不足時,未被分解的乳糖會直接進入大腸,在那裏被腸道細菌發酵,產生氣體(如氫氣)、乳酸和其他物質。這些物質的積累會導致一系列不適症狀,包括腹脹、腹痛、腹瀉、放屁增多等。也就是現在常說的“乳糖不耐受”。

其實,更確切地說,大部分人存在的情況應該是乳糖吸收不良

有數據顯示,全球大約有 68% 的人乳糖吸收不良,只不過東亞的比例相對更高。不過,這並不意味着中國人的體質不適合喝牛奶。主要因爲我國牛奶的普及時間比較晚,很多人自幼沒有養成喝牛奶的習慣,一方面身體中沒有保留足夠量的乳糖酶,另一方面腸道的耐受度也比較低,一喝就不舒服,對牛奶的好感度難免會降低。

一些研究表明,對於某些個體來說,通過逐漸增加牛奶或其他乳糖來源食品的攝入量,可以提高他們對乳糖的耐受性,這一現象被稱爲“乳糖耐受性的誘導”。不過,並不是對於所有人都有效。

喝完牛奶不舒服

還可能是A1β-酪蛋白不耐

展开全文

另一方面,如果有一些人喝了無乳糖的牛奶還是腸胃不舒服,那可能跟 A1β-酪蛋白不耐有關。

2017 年,一項國內 600 名自我診斷爲乳糖不耐受的受試者參與的臨牀研究結果顯示,部分人與牛奶相關的胃腸道症狀可能源自 A1β-酪蛋白而並非乳糖。

此外,對於小朋友,可能有人存在牛奶蛋白過敏情況。據 UTD 的數據,4 歲以下兒童中,有近 2% 的孩子可能出現牛奶蛋白過敏。不過,隨着年齡的增長,兒童牛奶蛋白過敏大部分可以自發緩解。

還有人爲了從物理上解決牛奶的“性寒”問題,推薦高溫煮沸。但事實上,超市裏常見售賣的牛奶,都已經經過高溫消毒處理。至於乳糖吸收不良的人群,無論牛奶是否經過高溫煮沸,都不會減少裏面的乳糖含量,喝完可能還是會拉肚子。高溫煮沸牛奶反而可能會導致一些營養素(如維生素)的損失,並且牛奶中的乳糖在高溫下可能會產生輕微的焦糖化反應,影響牛奶的味道和顏色。

這樣喝牛奶更推薦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的推薦,一般情況下成年人的奶及奶制品爲 300~500 克/天。

針對乳糖吸收不良的人群,首先要避免空腹喝牛奶。然後,可以嘗試通過“控制單次的牛奶攝入量、增加牛奶攝入頻率”的方式,比如每天喝 250ml ,但連續喝不中斷,看看自己是否能“脫敏”。如果沒有效果的話,還可以選擇已經進行過乳糖分解的無乳糖牛奶或者預先添加過乳糖酶的牛奶,喝酸奶等發酵乳制品也是不錯的選擇。

而對於A1β-酪蛋白不耐受的人群,近年來也有標明不含A1β-酪蛋白的A2β-酪蛋白牛奶和酸奶銷售,購买的時候注意選擇就好。而如果既有乳糖不耐受,又同時存在A1β-酪蛋白不耐受,就要同樣注意品種的選擇、攝入量、攝入時間和攝入頻率。

最後,喝牛奶時真正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與下面幾類藥物同時服用:

1

胃黏膜保護劑與抗酸藥

含有氫氧化鋁、氫氧化鎂、碳酸鈣等含金屬離子的藥物與牛奶同食,可能會降低藥效,同時影響牛奶營養成分的吸收。

2

抗菌類藥物

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抗菌類藥物與牛奶同食,可能會降低藥效。

3

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

某些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可能與牛奶中的鈣、蛋白質或其他成分發生相互作用,影響藥物的吸收、代謝或效果。

照“謠”鏡

來源:科學闢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牛奶性寒,體寒的人喝了會傷脾胃”?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40751.html